這讓堺雅人有些難受,雖然一開始就確定了中山忍是一番,可他的表現也不錯,不是嗎?
他把哲哉塑造的是多么的深情呀,多么好的一個男人呀。
只可惜,還是美女在愛情片里讓人印象更深。
可能也正因為這樣,他才大大方方的弄個月代頭。
而這些便是基礎。
那個金老板認識不少人,韓國最近在制定一個計劃,那就是要推進韓國的文化產業向世界發展。
什么電視劇,電影都要走出國門。
事實上,韓國的電影現在真的很一般,這個國家在這方面本來起步就很晚,在80年代中期的時候,才有一部電影在國際上稍稍出名,講述的是一個失足女的故事。
所以,這個金老板肩上的責任重大,他就自然接觸了不少跟國際電影節有關系的人。
像類似戛納這樣的國際A級電影節,他們其實也是需要電影的,只不過眼下的要求還挺高,那就是在戛納電影節上,電影必須是新片。
沒錯,只要之前上映過的,那么,他們就不要!
就因為這個要求,所以,去年就被罵壞了。
1994年真的是誕生了太多的好片子,可只是因為這個規定,于是乎,像《肖申克的救贖》《阿甘正傳》這樣大出風頭的電影,竟然跟戛納沒什么關系。
當然,也有不少的好片子,但眼下奧斯卡的造勢太強,沒有這兩部電影讓戛納真的被詬病不少。
這條規矩,后來的一些其他電影節其實是改了的,也就是說,并非新片也可以上國際A級,比如,日本的東京電影節,還有哈薩克斯坦的歐亞電影節,等等。
但歐洲三大電影節,對這個原則還是很守的很嚴,特別是最近這些年。
對此,草野幸當然很清楚,也就是說,歐洲的國際三大電影節,目前還是很傲嬌的。
那么,跟自己怎么就扯上了關系呢?
村西先生講的就很明白了。
“有新片,對吧?”
“對呀。”
“阿幸現在是日本知名的監督了,對吧?”
“這個……”
“兄長,不必謙虛!”
“正是,少主目前就是全日本最出名的年輕監督,無人可比!”
村西先生聽到這里,如何不笑?
“那這不就行了嘛!反正,我跟戛納的亞洲選片員已經聊過了,當然了,他們說的也是簡單,就是對你感興趣,別的也沒有確定,但,在我看來,這就沒問題了!”
沒問題了?
其實,草野幸也算是聽懂了,好像自己確實有很大的幾率去戛納走一趟。
不過,關于國際電影節拿獎的事情,草野幸心里也知道,這其中有很多的門道。
具體來說,也是要看關系,要講人情的,特別是亞洲的電影要去歐美。
若是沒有人介紹,誰知道你是誰呀?
雖然,號稱國際電影節,可是選片員根本就沒多少,特別是亞洲的,選片員的工作只是副業,甚至根本不給錢,他們一年能看幾部電影?
更多的還是要從名氣入手,要看關系。
或者干脆就直說了吧,要錢。
這叫做公關費用。
關于給錢也是相當復雜的,比如,若是像《白色巨塔》里財前老丈人那么給,這肯定不行,直接就硬塞幾百萬,容易出事。
另外,還得會造勢。
這么說吧,一個能獲得這種國際獎項的電影,一定要有一個會運營的團隊。
草野幸記得很清楚,后來大出風頭的那個《寄生蟲》,普通人并不了解這部電影在美國花了多少錢去做公關的,就不說看不見的那些,便是能看得出來的,即公開的運營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