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東家,你這收購這么多貨是要運到哪去?”舒州城外,一個商隊剛剛出發,旁邊一人拉住了為首的一人有些詫異道:“你這里可是有不少都是剛剛從江東販過來的,這是要運到哪去啊?”
“我說你啊,還不知道吧?岳西兵馬使府已經在岳西三縣革新商事了,那邊出貨進貨交的稅都和府城不一樣了。那邊便宜,我這一趟貨送過去至少能省十貫銀錢的稅呢。”林東家擺擺手道:“我已經決定了,就在望江縣設立一個店鋪,往后啊,從江東販過來的貨直接就在望江那邊下了,不走府城了,走這邊還要入城稅、交易稅和人頭稅,十成收益之中起碼要交上去四成,劃不來。”林東家說完之后就不再理會自己這個朋友追趕前方的商隊去了。而類似于這種情況在舒州還在不斷發生。商人自古以來都是追逐利益而生,自從十三司將岳西商事改革的消息散布出去之后,受到吳明等人的鼓動,不少商人在嘗到了甜頭之后迅速跟進,短短七月份的后半個月時間進出岳西三縣的商人商隊就比以往多出了三成以上。這還不算在陳家的串聯之下,岳西本地的商人開始將本地出產的山貨、野味、皮毛和木材等物全部匯集起來然后通過長江水運送到江東出售,換回那邊的鹽鐵絲綢等稀缺貨物。在黃巢起義軍渡江北上之后,江東恢復了基本的太平,這些貨物通過陳家新組建起來的船隊一路南下,水運成了岳西新商業發展的強力助推。
薛洋此時頒布的商法典其實只是將附加在商業上的苛捐雜稅改了一下,將入城稅、過路稅等等全部取消,然后以營業稅等新式的辦法來征稅,這樣一來工商業的基本稅收一下子降了將近五成左右,接近后世的基本稅率。單是這一項改革就直接激活了整個岳西的工商業發展,也就造成了類似于林東家這樣的原本的府城商家愿意來岳西發展的原因。
不過岳西工商業的迅速發展也讓霍同宇憂心忡忡,在新落成的岳西兵馬使府內,霍同宇也道出了自己的擔心,他不是反對工商業的發展,但是新商法典刺激商業發展一方面是降低了稅收,另一方面也是刺激了人口從農業轉移到工商業上,這樣一來整個岳西的根基都會隨之而發生重大改變。而深知傳統經濟命脈的霍同宇自然能夠看得出這其中的隱患所在。正如薛洋自己所言,農業是政權穩定的根基,一旦從事從業的人口急劇減少那么這個根基必然也隨之不穩。如此一來的話就算是工商業發展的再紅火也無法彌補這種根基的動搖。而且大幅度降低工商業稅收雖然可以刺激商業快速發展,但是也帶來了三縣稅收收入的降低。雖說在此前三縣的商業稅收也不多,但是看著蓬勃的商業發展卻收不到多少稅這還是讓霍同宇暗暗心疼。
薛洋放下手中看了一半的擴軍計劃,擺擺手示意對方坐下來之后繼續道:“同宇啊,此前我已經和你說過了,新政的下一階段重點就在于解決這個難題,今日不妨給你透個底如何?”
“主公已經有所考慮?”霍同宇此前以為薛洋只是隨口說說,但是此時聽來卻聳然一驚,這位年輕的主公果然行事謀劃都是成竹在胸啊。
“同宇,主公是早有安排,你切聽主公有何妙招再急也不遲啊。”袁襲原本是和薛洋商議將第一都的編制全部補齊的,此時上前拉著霍同宇坐下來笑道。他對于民政這一塊沒有什么發表自己的意見,所以算得上是此時最能夠坐得穩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