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朝歷代之所以重農抑商,其根本所在是一旦農業人口急劇減少必然影響農業和收成,糧食減少了自然也就會影響王朝穩定,商業再如何發展也無法憑空變出糧食來。而且經商暴利還會影響世道人心,使得百姓容易心浮氣躁和追名逐利,對于教化世道而言最是有害。”薛洋不疾不徐的將商業發展的弊端點了出來,然后繼續道:“不過有一點必須要明確,那就是農業人口減少也不一定能夠影響農業產出。這是我擬定的關于刺激農業發展的措施,同宇你看看有沒有什么明顯的漏洞。”
薛洋遞給霍同宇的其實就是后世的農業發展策略,只不過沒有化學肥料,不過這倒也不是什么大問題。薛洋擬定的雖然看起來林林總總十幾條,但是歸根結底只有三點,其一就是運用新技術,包括增加牛耕和四壟犁技術。牛耕本來就有,薛洋已經囑咐陳家商隊在江東多多采購耕牛回來,增加牛耕比例之后必然可以釋放出一部分人力。而四壟犁也不是薛洋的發明,而是后世明代人的發明,這種曲轅犁能夠極大地提高耕作效率。此時被薛洋拿出來雖然有些突兀但是霍同宇卻一眼就發現了這種農具的妙處,頓時不住點頭。
至于第二點就是提高肥料的使用,沒有化學肥料,但是中國古代的農業也從來也沒指望后世的化學肥料。這一點薛洋列舉了自己后世在農村時看到的幾個土方子準備霍同宇幾人去實驗。
“主公,這個草木灰同宇倒是能夠理解,但是這個倍石肥真的能夠有這么大的作用?”霍同宇細細的看完這一節之后有些疑惑的問道:“農事臣也曾操弄過,但是還從來沒聽過這個倍石肥的,不知主公是從何處得來的?”
“有一本叫做《農政全書》的,曾經看過一點,只可惜后來遺失了,不過這幾個方子我倒是還記得,趁著這下一季收成結束可以立即著手準備。”薛洋有些臉紅,隨便扯了一句之后繼續道:“這第三點就是優種優育,這一點不需要我多提醒了吧?我想同宇應該知道該怎么去做。”
“主公放心,同宇定會竭盡全力辦好這件大事,而且還會緊急傳訊給嚴明和尹世恒,三縣聯動,斷然不會誤了主公的大事。”霍同宇合上這份同樣是十數頁的小冊子有些遲疑道:“至于這農業減稅的事?”
“農業減稅可以延后執行,但是每年定下的開荒的荒地可以著手減稅。”薛洋點點頭道:“如何減稅等到秋收結束之后在詳細商議,這個不著急。岳西三縣如今的農工商三業并舉已經有足夠的刺激了,短時間內到也不需要再添柴加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