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尹子瑜坐到他身邊,與尹后有七成相似的俏臉上,氣韻卻截然不同。
見尹子瑜淺笑望著他,賈薔揚起嘴角,輕聲笑道:“路上可累?”
尹子瑜微微搖頭,坐船而來,怎會累?
她一雙靜韻清神的眸眼看著賈薔,遲疑稍許,還是拿出手抄本,以墨碳筆書道:“爺欲反乎?”
賈薔笑道:“怎會問這個?”
尹子瑜眸中浮現擔憂之色,落筆道:“想不出第二條生路。”
賈薔搖了搖頭,道:“不反黎庶,不叛蒼生。”
這八個字,讓尹子瑜一怔,過了好一會兒,方明白過來。
不反黎庶,不叛蒼生。
但是,卻未說不叛天家和朝廷……
“放心,不會叫你為難的,我心里有數,你還不了解我?且信我罷。”
尹子瑜緩緩頷首,明眸內蒙上的那一層擔憂,緩緩散開。
愈是讀的書多,愈知今日之險。
不過,既然賈薔如是說,她信之便是。
“咦,東府大嫂子她們怎沒來?”
黛玉同賈母等說了好一起子話,連金陵被抓,半步被救之刺激過往都聊了遍,最后看府上諸人缺了尤氏和尤三姐姊妹,便笑問道。
賈薔回話道:“送去小琉球了。”
黛玉似笑非笑的看他一眼,眸光滿是深意,道:“好端端的,怎送去那邊了?”
賈薔笑道:“我把平康坊七十二家青樓都查抄了,救出清倌人大幾百人,多是知文通墨的,另外還有丫鬟之流二三千。這些人里,尤其是識字的那一批,都是極好的錄事文員。可要大用前,得洗脫身上的風塵氣。尤三姐性子剛烈桀驁,最適合教訓那些人。我就托付了她,去管教那些人,再送去工坊吃半年苦,也就差不多了。回頭你們再去小琉球,手下就有能用的人了。”
黛玉好笑道:“你也是想絕了,甚么樣的人都敢用,也不怕外面人啐你。”
賈薔呵呵笑道:“如我這般當世英雄,自然是譽滿天下,謗滿天下。罷了,隨他們去罷。”
看著周身靈秀氣息的黛玉,如一泓秋水所化,賈薔目光漸漸炙熱。
黛玉不動聲色的白了他一眼,身子也有些發熱,趕緊不理他了。
好在這時鳳姐兒帶著林之孝家的,引著一眾婆子丫頭,提著食盒進來開始擺飯。
此時已是二更時分,風清月朗,上下如銀。
大半年光景,賈母還是頭一回吃上一頓團圓飯,胃口大好,多用了一碗。
待飯罷,已是子時,賈母同黛玉等道:“早二日就叫人將園子都拾掇出來,晾曬的晾曬,熏香的熏香。今晚你們也別回東府了,就在這歇下罷。”
黛玉等笑著應下后,賈母、薛姨媽并賈政等就先告去了。
寶玉雖一萬個不想走,可眼下他都成親了,自然留不下。
好在看到賈薔也要回,心里受用了些。
只是他自然不知道,賈薔不是一個人回,而是同黛玉、子瑜一道折返寧安堂……
三人有太多的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