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1900年,有個商人以三十萬法郎購得此地,此地才遭遇了建園之后第三次易主。
十年后,這個商人又因為面臨破產,不得以轉賣給了拉卡米耶家族。
至此為止,長達八十年的時間里,酒莊一直是拉卡米耶家族所珍藏的私有物。
且不說將近一百年前的三十萬法郎放在現在值多少錢,就說拉卡米耶和威登家族這樣的老錢,體面值多少錢?
要讓他們公開出售此地,除非他們趕上一個敗家子,染上了惡習敗光了家產。
或者是死到臨頭卻沒有繼承人,也沒有遺囑,遺產由政府拍賣。
要不就是像這樣送給寧衛民,用來酬謝最重要的朋友,否則絕無可能。
因為那都不是錢多錢少的問題了,相當于賣自己的臉面。
別的不說,像阿蘭·德龍這樣的法國大明星,都已經人到中年了,他也沒有機會得到這樣的酒莊。
他自己說的,他十年前買的酒莊在法國的中部高地,只有四公頃土地。
他的酒莊所產的葡萄酒,品質最高也就是村莊級,完全不具可比性,自然對寧衛民的意外收獲羨慕的眼紅呢。
不過話說回來,金坡酒莊既然這么好,那這樣的一個酒莊,又為什么年收益這么低呢?
居然每年還不到一百萬法郎的收入,也就相當于亨利這個律師幾個月的收入。
這個答案其實也很好回答,那就是因為它原來的主人——亨利·拉卡米耶太不上心了。
這個家伙心思全在lv上,對酒,是個喜歡喝酒多于釀酒的人。
他對于勃艮第和法國各大酒區每年的獎項評比和展覽會并不是很熱衷。
只要每年金坡酒莊釀出品質過關的好酒,送到巴黎一部分滿足他飲用的需求。
然后能偶爾來度度假,過過田園生活,對他就足夠了。
甚至對于每年酒莊賺多少他都不是很上心,說起來,這一點他可比《紅樓夢》里的賈珍還肆意呢。
因為賈珍礙于府內虧空,也埋怨糧莊出產太少,罵過給自己進貢的烏進孝。
但亨利可不是,他一個人占著兩個世家的財產,根本不缺錢。
何況他的名下也遠不只這么一個酒莊。
像法國東部汝拉山麓,勃艮第北部的夏布利,法國北部的香檳,還有波爾多,他還有好幾家酒莊。
所以自從他繼承了這個酒莊,就完全采取了放任自流的態度,要多佛系有多佛系。
大概腦子里就沒想過,要不要讓這個出產一級葡萄酒的金坡酒莊進化一下,也成為產特級酒的名苑。
想想看,有這么一個根本不要求進步,主動自己躺平老板,還能指望這個酒莊賺大錢嗎?
另外,這個年代因為信息閉塞的原因,葡萄酒的奢侈之風還沒有真正刮起來,遠不如幾十年后那么瘋狂,葡萄酒市場還沒到暴利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