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現在的美國,失業的人太多了,米曉冉要是去找工作,可沒那么容易。
盡管她已經有了一份還說多過去的學歷,可在這兒無親無故的她,想只憑這份學歷就找到一份待遇優厚,輕松舒適的白領工作,無異于癡心說夢。
連名牌大學畢業的趙漢宇都被公司辭退了,她哪兒能行?
最大的可能,就是去餐廳或者商店打工,憑體力活吃飯。
她現在這個年齡,在這個行業中還有競爭力,更何況她有充足的經驗,她在趙家干過一些活,但是薪水嗎就不要期待太高了。
能有月薪一千五百,并讓老板代買醫藥保險,就算不錯了。
可問題是這筆錢又怎么夠她和孩子的生活呢?
她自己對住沒有什么要求,有個睡覺的地方,在安全一點的社區就行。
可吃上她是不敢太湊合的,因為孩子還要喝母乳。
如果她在吃上不能保證營養健康,奶水質量就沒保證,她就得給孩子喂奶粉,也就是二十美元一桶。
各種水果糊,蔬菜糊,葷菜糊,每小瓶一美元左右。
“出口”方面也得花錢,尿不濕,124片,就要二十五美元,一盒七十二片濕紙巾也要兩美元。
還有孩子的玩具,洗浴用品什么的,每月也得幾十美元。
這些日常開銷,基本生活費算是勉強夠了。
但最昂貴的還是照看孩子的人工,請保姆照顧孩子需要花費一千五百美元一個月,送日托便宜些,但也要七八百美元最低。
而這就形成了一個悖論,她要照顧孩子就沒法去上班,要上班就沒法照顧孩子。
何況她上班的收入和別人幫忙照顧她的孩子所收取的費用也差不多,那工作也就沒了意義。
這種狀況怕是只有等到孩子五歲才有望解決。
因為只有孩子到五歲才可以進幼兒園,去享受美國在這方面一切免費的福利待遇。
所以經濟問題確實成了米曉冉生活里最需要解決的難題。
這個問題要解決不了,即便是趙家人不跟她爭搶孩子,她們母子也沒法過上正常的生活。
到底該怎么辦呢?
形勢所迫之下,米曉冉沒有哭,也沒掉半滴眼淚。
沒了可以依靠的丈夫,又收到趙家人的逼迫,她心中充滿仇恨和委屈,但還夾雜著一種決心,
決心面對現實,勇敢地排除一切障礙,奮斗下去。
她要作一個人,真正的人,一個堅強的母親。
正所謂女子本弱,為母則剛。
為了這個孩子,以前那個在山西插隊,趕驢套馬敢和男人較勁的米曉冉又回來了。
一切的嬌氣和虛榮褪去,那個骨子里還殘存著京城姑娘的硬氣,那個相信“與人斗其樂無窮,與天斗其樂無窮”教誨的米曉冉又回來了。
還真別說,這種四面楚歌的情況下,還硬是讓米曉冉想出來一個變通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