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仍然沒有想到,日本老百姓的個人財富居然也能到達這么夸張的地步。
個人年收入一千萬日元,那是什么概念,那是五六十萬人民幣啊。
而且這樣的富翁,日本有好幾百萬人,這怎么得了!
明明日本作為戰敗國,二十年前比華夏也好不了多少。
怎么現在兩國連個人的經濟實力差距也能到達如此夸張的程度呢?
他想不通,也琢磨不透,只有一種莫名的焦慮和由此而生的緊迫感……
至于寧衛民,看著眉頭緊鎖的霍延平,當然知道他在想什么。
于是借此,更是一鼓作氣地說下去。
“一旦富了,人的心態就變了。現在的日本人或許是財富來的太容易了,完全就是暴發戶的心態,他們不懂得珍惜,追求奢侈已經成了本能,連普通老百姓都膨脹得要命。所以在日本,東西賣得越貴越不嫌貴,甚至他們已經變態到了在食物上裹金箔的地步。否則我在今年才在日本開辦的兩家餐廳分店,又怎么可能短短半年就收回來成本,而且還賺到了相當于國內一年的營業利潤呢?至于這次我弄到日本去的胭脂米,基本上一個月都不到就售罄了。不瞞您說,有些餐廳的老客人還為此感到遺憾,不少人想要出錢提前預定一些今年的新米呢。”
霍延平眨眨眼,再次表達出無比驚詫的情緒。
現在的日本經濟,各種奇怪現象太多了。
連賣五百塊人民幣一碗的米飯,居然也會搶著吃?
這在他看來簡直就是不可理喻的事兒。
好在寧衛民又把話題轉向了法國,這才讓他波動的情緒重歸平穩。
“至于法國那邊,作為老牌資本主義國家,雖然近年來有點安于享樂,不思進取,經濟一直在下滑,早不復當年的榮光。但是您應該清楚的,法國有它獨有的底蘊。一是被稱為“老錢”,有歷史傳承的豪門世家多。二是作為西方世界的時尚中心和美食中心,在全世界范疇內,法國一直都是奢侈品時尚和美食風向公認的引領者。”
“近年來法國為數不多的還在增長的產業,就恰恰證明了這一點。因為實際上,也只有服裝、化妝品、珠寶、皮具、酒水、高級酒店和餐飲服務在支撐著法國的經濟,連原本法國頗有優勢的電影產業都不行了。法國人不但享受奢侈,而且奢侈也成了他們的生存自主,在為他們持續性的收割全世界富人的財富。”
“這一點,我們只要看看lvmh公司旗下的軒尼詩和酩悅品牌,每年僅在歐洲就銷售上億瓶的酒水,就足以了解,法國人在這方面有多么大的利潤了。而且法國人在這方面的消費,也比日本更有持續性。這就是有財富傳承的富人和暴發戶的區別。也就是說,目前其實只要有日本和法國這兩個消費市場,對我暫時就足夠了。起碼每年賣掉幾十噸的胭脂米應該不成問題。我有這個把握。所以您千萬別小瞧這個胭脂米,它種出來真的可以價比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