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衛民便再顧不得張士慧,伸手回應。
“哎,不敢當,劉處長,當是我給您拜年才對。您何必這么客氣呢?”
“可別這么說,這次您送回來的十幾件東西,可是珍貴的很呢。經過專家評定,幾乎都是珍貴文物,只有兩件是一般文物。所以我們局領導派我來當面對您表示感謝,知道您不在乎虛名,更不喜歡繁文縟節。可我們要是不向您這樣長期無償捐贈,具有社會責任與擔當的愛國人士,當面表達深深的敬意,那也太不好意思了。另外,我們領導還有一個請求,希望您能在年后出席一個有關海外流失文物的研討會,不知道您是否……”
至于張士慧,絲毫也沒有因為被忽視產生不滿,反而聽到這些話,心里更踏實了。
就是啊,不信別人,他還能不信寧衛民嘛。
雖說寧衛民出國這幾年,他們之間每年能待在一起的時間越來越少。
而且因為身份和見識的差距,彼此相處的方式也有了較大的改變。
越來越明確從屬關系,不像過去那么親如兄弟了。
但是寧衛民講交情,夠朋友,這是從沒變過的。
別的不說,能把這么多珍貴文物買回來,白白捐贈。這樣的人是什么品行?
捐了沒有幾十萬也有上百萬了吧?弄不好幾百萬也是有的。
所以張士慧絕對相信寧衛民絕對不會讓自己吃虧的。
即使是有那么一天,他真不讓自己干了,也一定另有安排。
也是,寧衛民多有本事的人啊,對他這樣的人來說,離開了皮爾卡頓又如何?
無論在哪兒都肯定能混的風生水起。
而自己要做的就是亦步亦趨,緊追其后。
只要不掉隊,那就一定擁有美好的未來。
………………
在待客室里,沙經理的老婆姚麗華對身處的環境感到十分驚奇。
由于沙經理在外面長期彩旗飄飄,很少帶她出席應酬和活動。
她上次并沒能陪著沙經理一起參加寧衛民的婚禮,所以對真正的富貴,從沒有身臨其境的體會過,嚴重缺乏正確的認識。
應該說,這次來之前,她對于富貴的想象多半出自港片里的富豪形象。
認為素未謀面的寧衛民的,大概就像當下港城最流行的電影里那樣,用黃金打火機,甚至用美鈔點煙的樣子。
畢竟沙經理有個黃金打火機就是跟這位寧總學的嘛。
結果來了之后,只在蕓園大門前看了服務員的衣裝就覺震撼。
跟著二門前,大致領略了一下里面玲瑯滿目的亭臺樓閣的格局,就感到眼花繚亂,不知道要欣賞哪里好。
等到進屋之后,哪怕這間屋子只是蕓園用來招待普通客人的一個去處,她也照樣看得目瞪口呆,不知道要欣賞哪里好,很有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感受。
這話一點不夸張,待客廳雖小,卻已經能充分體現出主人的審美和財力,甚至是文化格調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