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月底的一天,昨天因為應酬,凌晨才得以回家上床的寧衛民睡到早上十點左右才起床。
他打開窗戶,把屋內悶熱的空氣驅趕出去,讓微風和明媚的陽光灑進來。
光線亮麗,一眼望去,越過花園里的樹叢,可以松本慶子已經抱著孩子在那里曬太陽了。
寧衛民穿好衣服走下樓來,家里的女傭根本不用吩咐,就將吐司放進烤箱里。
并把今天的早報擺在了餐廳的桌子上。
寧衛民每天早上都喜歡撕著吐司片,悠閑地涂上奶油,配著半熟的炒蛋、培根和果汁,一邊吃一邊看報紙。
尤其是最近,日本社會熱鬧極了,處處都是引人矚目的新聞。
無論是政治新聞,經濟新聞,還是娛樂八卦都是不少看點,這就更讓寧衛民讀報早餐吃的津津有味。
“腐敗政治!經濟企劃廳長官原田憲被揭發!引咎辭職!”
這不,寧衛民剛打開今天的《每日新聞》,如此聳人聽聞的標題就映入眼簾。
他睜大眼睛看著那則標題,迅速閱讀了一遍內容,才知道這個消息其實是有關去年6月18日,日本爆發瑞可利事件的后續。
日本人力資源與媒體公司瑞可利,以未上市股票向多名政要行賄,股票上市后價格上漲5倍,這些政要通過拋售股票,牟取巨額利益。
在野黨抓住這一千載難逢的機會窮追猛打,導致越來越多的自民黨國會議員、政府高官被爆出牽涉丑聞。
1988年12月,卷入丑聞的大藏大臣宮澤喜一被迫辭職。
12月27日,時任首相竹下登不得不重組內閣,但僅僅三天后,新任法務大臣(谷川峻)又被揭發,辭職,形成了多米諾骨牌辭職現象。
進入1989年,這場丑聞依然沒有絲毫要結束的跡象,反而愈演愈烈。
今天報紙上的這位經濟企劃廳長官,分明是又一位因為這件事倒臺的政客。
不得不說,竹下登上臺后,日本的經濟泡沫還沒破裂,自民黨的政治泡沫先破裂了。
這還不算,再往下看,日本民眾跟日本政府在有關“自肅令”方面發生的矛盾又成了讓寧衛民開懷的更大樂子。
敢情自從昭和天皇嘎了之后,最初頭兩天哀悼期間,日本民間的反應還好。
盡管電視上正常節目大多停播,改為48小時循環播放天皇特輯,公共娛樂活動全部停止,娛樂場所一律閉門謝客,但日本國民還是基本做到“自肅”的要求。
不過這種事兒要是持續太久,老百姓可受不了。
正如“由奢入儉難”的道理,日本老百姓天天花天酒地快活慣了,對很多日本人來說,已經難以適應這份悲傷。
這不,全民服喪的時間一長,老百姓就不干了。
首先是nhk僅一天內就接到數千個抗議電話,要求“看天皇以外的節目”。
跟著日本各大影碟出租店顧客劇增,銷售額上漲至平時的四到五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