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意大利的票房更少,總計只有三十八億里拉,換成法郎差不多五千多萬法郎。
但仍舊是平均水準之上,屬于賣座的電影范疇了。
這還不算,接下來還有港城、澳門、臺島和馬來西亞的上映已經安排上了。
同時霧制片廠也積極在和英美的發行渠道接觸,打算去包括英國和美國在內的海外主要市場圈錢。
可以說,通過《颶風營救》目前展現出的票房潛力來說,這部電影或許會成為霧制片廠在全球大賣,成功推廣到全世界主流市場的第一部電影。
但即便如此,這還不是霧制片的全部潛力,頂多只算開了個頭。
因為實際上,霧制片廠除了已經開始準備《颶風營救》的續集拍攝之外,1990年暑期還有另一個全新的系列,很有可能火爆的漫改動作電影要被霧制片廠搬上銀幕。
那就是由李聯杰主演的《力王》。
不同于《颶風營救》是一部拍完再拍一部的制作方式,《力王》是以前所未有的投資模式,以三部電影一氣呵成的拍攝方式來進行拍攝的。
這個系列總投資高達三十三億円,由此可見是多么被霧制片廠寄予厚望。
而且不同于電影開機時無人關注,在寧衛民的授意下,霧制片廠目前就已經加大了宣傳力度,提前為《力王》首部在暑期檔上映開展了預熱公關。
《霧panch》和原作者猿渡哲也,時不時就主動曝光個消息出來,流出幾張拍攝現場和主要角色的照片,提升一下漫畫迷的期待感。
可以說,在年輕人的群體中,相關話題已經完全被帶熱了。
尤其已經披露的角色造型因為和原著相當接近,更是飽受漫畫迷們的好評。
現在來看,就沖這個熱度,只要順利如期上映,預計觀影人數就不會少于八百萬,票房起碼能保證摸到十億日元。
真正值得霧制片廠擔心的問題,只是首部的口碑是否能支撐后兩部的人氣罷了。
所以像霧制片廠這樣實力越來越厚實,總能讓人抱有期待的電影公司,怎么也不能說是開始走下坡路了吧?
如果再考慮到松本事務所最近兼并了蛟川事務所,還獲得了南野陽子和役所廣司的經紀約,以及拿到了兩部已經接近完成的電影《天與地》和《極光下》這些因素。
那就更不該對霧制片廠的未來不看好啦。
恰恰相反,或許今年的霧制片廠才真正進入到事業加速的上升期呢。
總之,沒得獎就沒得獎,畢竟對電影行業來說,最重要的還是票房,不能僅以獎項論英雄啊。
與之同理,看問題就是不能只看表面,這即使是放在炒股票和經營公司的事兒上也是一樣的。
就像當下,哪怕日本泡沫經濟破裂的惡果依然在加劇,東京股市至今已經位于21700點左右,而且今天開盤依然萎靡不振,直接就是陰跌的局面。
但eie國際這只股票,經過長期看似毫無希望,利空頻出的持續下跌,其中的布局卻已經基本完成。
已經到了幕后莊家們可以收網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