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他們這些廠家所能夠起到的技術啟發,和從中獲得的借鑒意義,實在太大了。
有些小電扇,電熱水壺和烤箱之類沒見過的小東西,研究過后直接就能仿制生產。
哪怕是空調,冰箱,洗衣機這類的東西,國內廠家在技術上還暫時做不到日本的水準,但起碼還能借鑒一下外觀設計,避免同質化競爭呢。
所以這些廠家把東西運回去之后,無不大喜過望,誰也沒真的奢望天上掉餡餅的事兒,但偏偏還真的發生了。
于是很快各家廠家的領導,紛紛給大刀貿易公司打來電話表示感謝。
同時,無不提出希望能夠見見寧衛民和齊彥軍,并邀請他們一起來自家做客的。
有些人還專門登報感謝,或是在自家的電視廣告里加上字幕鳴謝的。
更有甚者把他們戲稱為現實里的基督山伯爵,恨不得對他們頂禮膜拜。
至于那些廠家發來的錦旗和感謝信,本就是應有之義,更是數不勝數。
于是哪怕大刀貿易公司一直都很低調,可很快,幾乎全國整個家電行業都知道了京城有一個主動把日本貨免費送人的大刀國際貿易公司。
甚至有些地方的輕工局,都知道了寧衛民和齊彥軍的名字。
可以說,他們起碼是在國內的家電行業里算是出名了,成了賽孟嘗一樣的存在,是人人都渴望見上一面的傳奇人物,比明星更令人期待。
但即便如此,這件事讓寧衛民來說,也算不上什么值得夸耀的事兒。
畢竟日本的情況特殊,他搞到這些洋落的成本極低。
別人難以理解,也難以做到的奇跡,對他本就屬于順手而為,輕而易舉的事兒,根本就不算什么。
要讓他自己來說,這次回國真讓他有所期待和值得夸耀的事,還他帶回來了二百億日元的外匯。
并且打算把這筆相當于十億左右人民幣的真金白銀,實實在在的都花在國內。
想想看,十個億啊,對于這個年代的共和國,這筆龐大的資金那得辦多少事兒啊。
所以寧衛民打一回到京城,就開始了水漫金山一樣的資金灌溉模式。
原本因為去年特殊情況,一直沒有進展的龍宮水族館項目開始有效推進,相當于一億人民幣的日元到賬,讓原本頗有些怨言的區政府領導一下子就消了氣。
龍潭湖公園的非施工區也直接迎來了基建改造工程,用不著再等什么龍宮水族館的盈利了,寧衛民直接撥了五百萬給陳述平,讓他先去買兩輛汽車用著。
然后其余的錢用來蓋廁所,換座椅,增設垃圾桶,修葺園區里的道路和建筑,再適當蓋一些水榭之類的新建筑。
至于對待自己投資占絕對大頭的產業,寧衛民當然就更大方了。
除了農業大學那邊,寧衛民又增資五百萬和對方全面展開人工培育綠色精品食材和尋找各地特色食材的合作之外。
他一直扶持的兩家文化協會,也各自增資了三百萬,全面開始提高各行業口述資料編纂圖書和為各行老匠人們拍攝紀錄片的工作。
還有他和那些皮爾卡頓公司出來的老同事們,合股成立的公司,也都視情況而定修改股權比例,每個公司由他來分別增加二百萬到三百萬的流動資金。
除此之外,寧衛民還給了這些公司額外的一條福利,那就是每個分公司的主事人都可以買汽車了,用以提高辦事效率。
不用說,這一條肯定是最得民心的。
雖然寧衛民不做冤大頭,指定了車型,要各個公司統一購買桑塔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