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5月,寧衛民結算了日本大多數的投機生意之后,帶著老婆孩子再度歸國。
對他來說,其實這一次重返京城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衣錦還鄉。
為什么這么說?
就因為此前,盡管寧衛民的個人財富每年都在飛速增長,盡管每次歸國都帶回來不少讓人羨慕的禮物。,盡管他身邊的人一直都感到他越來越富有。
盡管許多人驚嘆他對國內做出不少投資,還免費捐贈了不少文物,捐獻了不少的物資。
但自己的事兒往往只有自己才最清楚。
外人只看他忙乎得挺熱鬧,卻不知道寧衛民內心深處,是真的自認為有點愧對家鄉父老的。
也覺得多少有點對不起那些跟著他做事,一直都在對他深信不疑的伙伴和下屬。
沒錯,這些年,他的確在京城做了一些有益于社會的事情,這不假。
但捉襟見肘,覆蓋面也著實有限,這些情況卻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了。
之所以會如此,也不是因為別的,其實主要就是為了吃到這波泡沫經濟的紅利,寧衛民不得已把大部分的財產和精力都押注在了日本,幾乎沒有能力再關照國內。
即使曾經從日本抽離一部分資金,也都被他帶到了法國,繼續通過金融市場趁著價格低廉,瘋狂購入海外的稀缺資產。
大多數時候,他在國內想要做點什么事,往往得去找皮爾卡頓公司借款。
要么是從殷悅負責的服裝生意抽調資金,要不就是用工藝品銷售,和郵票投機,以及音樂專輯分紅的錢,才能勉強支持。
可以說,對國內他就一直在抽血,所有國內人脈關系都在幫他的忙,為他當血包。
但現在的情況就大不一樣了。
在寧衛民把自己在日本的證券資產和不動產成功清倉出貨之后,他就已經基本完成了第一輪的財富收割。
可以說,日本這座寶地已經被寧衛民開墾完成,不但今后再也不用他費心來灌溉,輕而易舉就能穩定收獲。
反而他還可以把從日本源源不斷取得的資源用于長期反哺祖國,讓他的家鄉和親朋好友們都能從中受益。
如此,也就有了津門港發生的那件事。
寧衛民不惜賠本賺吆喝,把孫五福從日本收集來的各種還能用的家電和農用機械,用集裝箱通過遠洋貨輪大批量的運送回國。
然后把這些洋落再免費贈送給專業對口,他也認為值得扶植和投資的國內企事業單位,以求能對這些剛剛起步的國貨廠家提供一點幫助。
這就是他真正闊了之后,感到手頭寬裕了,為反哺國內做的第一件力所能及的實事。
所以別看寧衛民人還身在京城,但他卻通過此次的義舉已經初步名揚天下了。
且不說這件事在津門港引發了不小的轟動,所有的貨場負責人都知道了這件新鮮事,在背后嘖嘖稱奇。
關鍵是那些受惠于此的家電企業,無不對此感激不盡。
要知道,國內的家電企業此時經營品類單一,各個都缺乏研發能力,面對這種劣勢幾乎沒有人能夠避免,或者有辦法改進。
偏偏寧衛民出其不意的做到了。
他送給國內各家廠商的東西,都是比較新穎的日本家電,而且無所不包,那等于就是現成的模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