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前世相比,寧衛民對于港臺明星和外國動漫席卷大陸的文化現象,他的態度是截然相反的。
上輩子的他,大可以用一種事不關己的態度去看待這種“外來和尚會念經”的現象。
認為國外和港臺的流行文化就是領先于內地。
大家各憑本事,既然人家的東西比你的強,理所應當應該讓人家來掙錢嘛。
老百姓要的無非就是個輕松快樂,音樂好聽就完了,電影好看就結了,你管誰拍的呢,管誰唱的呢?
什么沖擊不沖擊的,侵略不侵略的,說那么多沒用的干嘛。
不如人家,你就低頭認輸,謙虛一點,跟人家好好學習嘛。
上輩子的他,甚至可以以一種輕松的心情去接受這樣的既定事實,以屌絲的身份去享受其中的快樂,安心沉浸在對外部世界的向往和對發達國家富庶生活的好奇中。
一廂情愿的相信外面的世界就是很精彩,五彩斑斕,就是比國內好,是夢中的天堂。
但現在卻不一樣了,因為現在的他已經具有遠超這個時代多數人的見識,知道文化市場的得失,是事關民族認同感,有關國際社會的話語權的大事。
更清楚如果本土文化長期處于弱勢,不但有可能誤導許多人過度崇拜外來文化,而且還會擾亂下一代的三觀,甚至會引發華夏文明傳承的危機。
這不是危言聳聽,更不是他杞人憂天,而是他上一世曾經親眼目睹過的情況,是會發生的事實。
為什么后來會有“毒教材”事件。
為什么會有那么多人主動去迎合外國人所謂的“特殊審美”,認為亞洲人就是瞇瞇眼,塌鼻子,黝黑皮膚才好看?
為什么會有那么多人認為美國電影的水平會永遠領先世界,認為進口商品就是比國貨好。
這其實就和那些外來者,一直都在通過娛樂作品潛移默化的pua我們的老百姓,有重大關聯。
要知道,娛樂作品有時候不僅僅只有單純的娛樂功能,還可以迎合人的內心需要,成為一種成為扭曲現實,美好的讓人難以拒絕的謊言。
有些外來人就是蓄謀已久的陰謀家,他們不但希望破壞和平,制造動蕩。
而且還喜歡挑唆人們對自己原本的生活不滿,希望他們的受眾開始自我懷疑,然后逐漸走向慕強的不歸路,變得卑躬屈膝。
試問既然清楚流行文化主導權的重要性,寧衛民又怎可能對眼前的狀況坐視不理,放任這種情況繼續惡化下去?
要知道,這其實在某種程度上正是他的生意經啊。
現在的他不就在一直在努力把華夏文化對外輸出嘛。
他還想怎么把國內的影視劇賣到外面去圈錢,讓別人迷上華夏文化,去割外國韭菜呢。
結果一回來,發現自己家里的大門敞開,毫無防備的“引狼入室”了,反而讓別人占了自己的老巢,這豈不是倒反天罡?他又如何甘心?
他當然要不遺余力的反抗,想辦法保護自己的利益了。
內地市場可是他的根據地,而且注定會是未來全世界最大的娛樂消費市場.
是無論如何,他也不愿意便宜外人,看到別人把爪子這么肆無忌憚的伸進自己家的鍋里來撈肉吃啊。
為此,他甚至打消了原本要把《櫻桃小丸子》送到電視臺播放,然后開發周邊產品,吃這個ip紅利的打算。
就因為他寧可延遲獲益,不惜自我犧牲,也不愿意讓已經很糟糕的情況再雪上加霜。
不愿意在自己沒有還手能力的時候,進一步增加日本動漫對我國少年兒童的影響力,甚至連女孩子的心也給攻克下來。
就這樣,想來想去,寧衛民做出了一個決定,必須要在盡快國內成立一個娛樂公司,全方位的插手一下國內的流行文化產業了。
因為越耽擱下去,未來本土創作者和相關從業人員就會越被動。
他總不能什么都不做,就看著大陸內地的文化產業在外來者的“淫威”下,再走一遍二十年步步蹉跌,死而后生的老路。
是的,作為一個商人必須要精明,進入一個行業必須講究時機,才能收獲最大的利益。
但問題是,他還是一個華夏的商人,華夏商人和其他商人最大的區別是有大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