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的兩位太太看到丈夫帶回這么多人來,也是急急忙忙起火做飯和老媽子一起干活,絲毫不猶豫,可見張三確實是說一不二的一家之主。
“東家,你走的這幾天,孝閑公子打理店鋪并無差錯,賬簿我放在書房了。”老周回報家里的情況,張三走了這么多天,店是張三的師弟以及一個柜員還有老周三個人一起打理的。
“我之后會看的,你先去準備客房,安頓客人,還有明天去柜上支一百兩銀子。”張三可記得要給趙家村捐款呢。
“東家,什么開支?”老周一聽這筆銀子可不少啊。
“我個人開支,從我分紅里扣。”張三大氣地說道。
“曉得了。”老周知道這次張三肯定出岔子了,難道這幾個人是債主?搞古董這行業出錯是難免的,甚至有些行家賺了一輩子,卻砸在一次失誤上,全部身價都賠進去。所以老周還以為東家看走眼了。
張三對葉北說道:“這一百兩銀子,你們送回去讓村民們度過危機。”
趙虎和趙家強感動得一塌糊涂,沒想到張三這個財主如此仗義,他們都跪了下來:“大恩大德沒齒難忘。”
“使不得,兩位兄弟快起來。”
葉北知道這錢拿了,可是欠了天大的人情:“以后有什么需要幫忙的,不用客氣。”
“大家都是朋友,這么說就見外了。”張三依舊堅信認識氣功師對自己是有利無害的:“好了,先吃飯,嘗嘗你們嫂子的手藝。”
張三的兩位太太都燙著時髦的大波浪,穿著印花的旗袍和皮鞋,都是富家太太的打扮,不過干活卻很麻利。
家里還有一個哇哇哭的小娃娃,一派的生活氣息。
張三家很大,后院里有專門為客人準備的養馬的馬廄,現在牽了兩頭騾子,下人的住房,廚房和雜物房也都在后院,所有空間基本都被利用了。
前院是客廳,臥室和客房,一共四間住人的房間,招待七八個客人搓搓有余。再前面就是店鋪了,此時已經打洋,鎖門。
晚上的時候葉北、趙虎、趙家強一間,陸如荑和秦穎兩位姑娘各單獨一間。
趙虎和趙家強激動得睡不著覺,同時趙虎還說一定要好好出人頭地,才能對得起六斤:“錢的話找個時間我們通知家里人來拿。”在出人頭地之前,趙虎不準備回去。
現在也沒有銀行轉賬,一來一回要浪費不少時間。所以他們準備先寫信回家,讓家里派人過來取錢。
“多叫點人,路上不太平。”一百兩可不是小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