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李世民殺掉李建成之后,他便被李世民勸服了,并且在李世民那里擔任了一段時間的諫議大夫,這官就是專門給皇帝挑刺的。
最后又成了李世民的侍中,成了顧問了。
此人頗有權勢,怪不得敢插手自己的事。
“王珪可是王家的人?”
李承乾又問道。
“如是追溯于祖上的話,這王侍中便是王家掌事的叔父!”
這么說來,王珪是要管定他與王家的事了。品階竟然也是不低啊。
這個家伙真的是欠抽了。
不行,得教訓他一頓才是。
一切與李承乾作對的,都沒有好果子吃。
“那王珪讓你與本王作對,你便任由他?你沒說這是本王的意思嗎?”
“說了啊,太子殿下,所以說臣是身不由己啊!王侍中可是皇上身邊的紅人啊,他有許多權力,使臣不得不聽從啊。王珪還說了,太子殿下無權過問政事,這政事還得官員來處理!所以……所以才會這樣的。”
“什么!他真的這么說,真的是氣死本王了。”
王珪此人不教訓一頓,他就不姓李。
完后,李承乾又道:“難道本王不夠大嗎?你大可以不聽從于他!他怎么不敢直接來尋本王?”
劉林甫哭喪著臉道:“太子殿下,不是臣不聽于您啊,現在臣可以聽從于您,進行管理,可是那王侍中還會來,如此又有什么用呢?這您還得從王侍中那里下手!”
劉林甫說得沒有錯,就算他現在聽從于李承乾的,進行改革,那么過不了一天,又將改回來。治標,還得治本,否則沒有一點意義。
等同于做一些無用功,甚至于王家也不必去改,只要等著上面的解禁一來,他們依然高價賣果酒。
這么看來,高粱酒是十分必要的,如果有高粱酒的話,自己也不會受制于人。
對于釀酒而言,他也是更加迫切的想要去造了。
那也是后事。
現在的李承乾越想越氣,越是咽不下這口氣,一定要找到王珪好好理論一下才是。必要時,必懟一頓,不能讓他們覺得自己好欺負,天天有人騎到頭上,那可不是李承乾想打看到的。
說干就干,李承乾起了身道:“走!我們去王家!”
完后便直接出了吏部,留下了一群慌張的官員們。
太子竟然要去王家,這下事情搞大了。
劉林甫似乎發覺到自己惹了事,有些慌亂起來。
怎么辦才好?這下真惹了一個大禍了。
有人建議道:“劉林甫,我看還是去尋尚書大人過來處理會比較好,否則萬一太子殿下做出一些不好的事,那可就后悔不及了,你的官場也將到此為止!”
“是啊,如果沒有尚書在,萬一皇上那里怪罪下來,你可能吃不了兜著走!”
劉林甫上頭還有一個吏部尚書——杜如晦。
真的追究下來,他的官恐怕是當不了了。
“這……也對,好!我這便去尋尚書!”
這劉林甫也出了吏部去尋杜如晦而去。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之后發生的事,一定很有趣。
如可以,李承乾可不會吝嗇什么,其他人一起懟,懟天懟地懟空氣,懟得他們懷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