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工作生活的多種壓力,讓人渴望親情、渴望快樂,過年已經給不了年味,但是給人找尋團聚、關懷、快樂的機會。
“兩三年?”石佳眼睛一亮,點頭說道:“那得多生幾個。”
一旁的關彤彤嘟著小嘴,幸虧國家只開放二胎,不然她得生三個啊。
“我聽說國家有開放三胎的計劃了?”陳子昂對石佳問道。
石佳最關注這些事。
“是有在計生部門的人透露過這個消息。兩個人養四個老人,還要養孩子,之前的制度發展到現在,讓社會上那些獨生子女家庭很痛苦,很畸形。”石佳說道。
關彤彤吃驚問道:“要開放三胎了嗎?”她有點怕生那么多。
就算自家經濟條件再好,生一胎也得耗去女人一年左右的青春。
而女人的黃金期,最巔峰最美的年華,只有五六年。
“開放三胎是肯定要的,就是不知道什么時候。”石佳興奮道。
關彤彤眼巴巴看著陳子昂。
石佳這樣子,關彤彤少說也得生兩個。
三胎政策出來,還得生第三個。
“船到橋頭自然直,想那么遠干啥,現在還一個都沒生呢。”陳子昂安慰關彤彤。
忙完家里的事,還沒到中午,一家人打算出去純粹逛街吃東西。
“在家沒過節氣氛,上街才有。”一家子除了陳爸,一個個都戴口罩,然后出門。
城里沒有關系親密的四鄰,過節確實得上街才熱鬧。
廟會里,比肩接踵,一個個面帶微笑,一派喜慶祥和的景象。
一串串大糖葫蘆,一個個嘎嘎作響的小風車;這邊捏面人兒的捏了個孫悟空;那邊吹糖人的吹了一個小羊羔兒。
各種玩具各樣商品,琳瑯滿目。
過年是有很多外來務工人員回家了,但有本地人啊,也有不回老家過年,上街趕熱鬧的外地人。
大街上、小區里、超市中,到處都洋溢著喜氣,一派熱鬧的場面。
街道上一夜之間仿佛變了個樣,大街上張燈結彩,熱鬧非凡,家家戶戶貼著“倒福”、對聯,還掛著紅燈籠。
很多人穿著節日的盛裝,紛紛臉帶微笑地走向各個市場,有購物,有觀賞,一片歡樂詳和的景象。
城里的很多小孩,習慣了逛街逛廟會這種過年方式,對過年說不出的歡悅、欣喜和期待。
有的地方不禁煙花爆竹,大白天都有花炮升騰,五彩斑斕。讓人感覺滿城盡帶鞭炮聲,震耳欲聾。
“有過年的氛圍了吧?”陳子昂看著天邊空中的煙花,雖然是白天,沒那么漂亮,但這讓空氣里彌漫起了過年的香甜氣。
“有點了。”石佳看著街上到處都是拎著大包小包購買年貨的行人,每個人臉上、身上都是一片喜氣洋洋。
年的氣氛,大多從人們的心里溢出來。
“我們住的地方不禁煙火,晚上在屋里看春晚。新年鐘聲敲響后,咱去院里點燃接年的爆竹和煙花。”陳子昂笑道,今年多了關彤彤,家里的過年氣氛其實比以前熱鬧多了。
不過陳子昂最懷念的是小時候鄉下過年,噼噼啪啪的鞭炮聲,在寂靜的山野里是那樣的清脆,響亮。孩子們在院壩里放煙花,一朵朵美麗的禮花在天空中閃爍、爆炸,小孩在院壩里歡呼著,跳躍著。新年就在這歡樂,祥和的氛圍中降臨。
鄉下的天氣雖然寒冷,卻擋不住新年的喜氣:樹梢上的紅氣球,屋檐下的紅燈籠,地面火紅的鞭炮屑,還有家家戶戶門口貼的紅春聯,以及小孩子手里拿著的紅包,都見證了春節給人帶來的喜悅。
“真的過年了。”陳爸默默看著忙忙碌碌的行人,過年的氣氛在手拎肩扛物件的人群里,在一聲聲問候的話語間,在震動山河的鞭炮聲中,在熙熙攘攘的廟會人群里……
逛到下午五點,一家人才回去做年夜飯。
天還沒暗下來多少,除夕之夜,一家人吃著年夜飯,遠處大街小巷響起“噼噼啪啪”的爆竹聲,天空中不時升起五彩繽紛的煙花。
夜空仿佛一個偌大的電視熒屏,正在播放萬家慶新春的精彩節目。
燈火輝煌慶佳節,歡聲笑語迎新年。
“比我以前過年的氣氛要濃。”關彤彤很歡喜,可惜的是少了妹妹,也少了媽媽。
這是長大必須要失去的一些東西,但同時也會得到新的東西。
吃完年夜飯,一家人坐客廳等春晚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