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對付突厥人,李淵唱了一出空城計——
他讓裴寂、劉文靜等人在城中各門暗中布防,把城墻上的旗幟都拆了下來,把士兵都藏了起來一個都不許冒頭不許發聲不許磨牙打呼嚕放屁。
然后李淵打開所有城門,熱情地迎接突厥客人。
這個年頭羅貫中還沒生出來,《三國演義》也沒寫出來。就算寫出來了突厥人估計也不愛看。
在太原外城郭東門和北門之間瞎晃悠的突厥人一下子就安靜了——他們看到了一座死城,到處空空蕩蕩、冷冷清清的,最關鍵的是連個放屁的聲音都聽不到,夜晚冒著鬼火的墳頭都比這里熱鬧。
突厥人來山西打劫不是一次兩次了,是三十次五十次(有人統計過史書上記載過的是六十七次),可頭一回看到這種玩法。
行,你們城里人真是會玩兒。
沒有《三國演義》的科學指導的突厥人,根本沒想到空城計自古以來就是中華名將最喜歡的計謀之一,孫堅、王平、曹操、荀彧、趙云、文聘、劉琨、蕭承之、祖珽、張守圭、馬知節、孔鏞都玩過類似的把戲(當然,這里面有幾位還沒出生呢)。
趁著城門大開的時候打進去突厥人也不太敢,據說太原城里也有覺醒徒,只有天神騰格里才知道這些狡猾漢族人在城里面藏了什么鬼。
就這么跑路也不大合適。
千里迢迢地過來了不搶點兒什么總感覺白跑了一趟。
總得把馬兒吃的草料搶夠本吧。
尋思了老半天,突厥人干脆就在太原城外駐扎下來。
老子不攻城了,就這么跟你耗著吧。
可是李淵耗不起。
突厥人守在這兒李淵哪兒都去不了別說南下當皇帝,出去撒泡尿都很困難。
李淵也并非慫到徹底不敢出兵。
為了打破僵局,李淵曾登上東南城樓觀察敵情,他注意到突厥人雖是人馬眾多,但行軍之間人員分散、銜接不暢,便暗中派遣劉文靜、宇文劍雪和部將王康達率領一千兵眾潛行至外城北門設伏?。
原想著有兩位覺醒徒加持,再加上出其不意地埋伏,足以劫掠一些兵馬讓突厥人吃上一虧,說不準因此畏懼害怕退避三舍,卻沒想到突厥大軍中竟然也藏著一名覺醒徒,而且道行要比劉文靜和宇文劍雪更要高深。
兩相一交手,李淵的人馬反倒陷入埋伏,到最后一千多人就跑回來十多個,王康達也戰死了。
要不是宇文劍雪以命相搏,以玉石俱焚之覺術逼的突厥覺醒徒稍避其鋒,劉文靜也得栽到突厥人手里面。
當一身白裙染為血衣的宇文劍雪扶著面色煞白的劉文靜逃回東南城樓的時候,劉文靜說的第一句話便是:
“厲害……厲害……唐公速請舞郎君罷,若不然我們要吃大虧的。”
李淵面色沉重:“肇仁尚猶不及,旁人如何能敵?”
劉文靜道:“論之覺術一道,舞郎君勝我百倍千倍。”
“那……便只好如此了。”
事實上,把劉文靜方派出去不久,看見突厥人陣中異光一閃露出覺醒徒身形的第一時刻,李淵便知事情不妙,暗中派人去請了舞馬。
不一會兒,外面兵衛已來通傳——舞馬到了。
而劉文靜愣了一下,心想到底是唐公道行深啊。
①十七位【太原元謀功臣】齊聚一堂共商擊退突厥的事情史書上是沒有滴。按理說也不大可能全跑來開會。嚴謹黨不用考證了,作者就是處于個人意愿單純想把這些貨聚在一塊兒開個會,怎么辦吧。
?歷史上只有王康達只出去了,劉文靜是沒出去的,不用考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