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玄感舉旗之后果然“振臂一呼應者云集”,軍隊很快發展到十幾萬人,打到東都洛陽的時候,城里面竟然有四十多個貴族和高官子弟出城投降。
楊玄感造反的時機選的也還不錯——掐著楊廣率百萬大軍親征高麗的時候。
其時楊廣基本上已經開啟瘋狂模式,山東等地一大片群眾舉旗造反嗷嗷的叫,楊廣根本沒搭理,一心要把高麗打下來。
可是一聽楊玄感造反,楊廣立刻明白這貨是有能力動搖國之根本的,于是迅速吃藥治好了瘋病,拉著大軍從高麗殺回來,不到一個月就把楊玄感徹底撲滅。
總而言之,楊玄感絕對是值得李淵認真研究的反面教材。
如果李淵反的太遲呢。
也不好。
很大的可能是他得跟在李密翟讓這些草寇后面吃殘羹剩飯。
謀定而后動。
大業十三年就是最佳的時間最好的機會。
這一年,大部分的反賊還沒太成氣候,瓦崗李密搞的不錯,但是這貨倔了吧唧地和城墻老高兵多將廣最難啃的東都洛陽干上了。
這一年楊廣遠在江都醉生夢死,京都大興只留下其孫楊侑鎮守——誰都知道楊侑大業元年出生的到現在也不過十三歲牙還沒長齊他懂個屁啊。
春風正好花開其時,李淵決定不再忍了。
再忍就不是忍著神功而要變成忍者神龜了。
李淵趕忙把大兒子李建成三兒子李元吉女婿柴紹從河北趕召喚過來。
李淵要將義旗高高舉起,奮力揮舞,揮師向南,直搗京都。
可李淵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他剛剛抓著義旗的旗桿,正要高喊:“兄弟們跟我沖,把楊廣這昏君從龍椅上踹下來!”
話還沒出口,眼下他又得忍了。
因為突厥人打過來了。
群雄并起、兵荒馬亂的年代最寶貴的是什么?
有三樣。
一是糧食,二是人才,三是人馬。
李淵雖然是太原留守門閥大族但眼下他手里的人馬真的不多,晉陽城里頂大有一萬多人。
李淵實在不想把自己剛剛征集來的寶貴隊伍浪費在突厥人身上。
第一此時的突厥正值最強盛的時期,兵強馬壯特別是騎兵很厲害,打不過,真的打不過。
第二就算打贏了特么的李淵還能去塞北當皇帝嗎。
地廣人稀荒涼的大草原李淵真的沒興趣。
李淵只想往南走。
突厥朋友們,我們摒棄前嫌握手言和罷。
以前我李淵是迫于昏君楊廣的淫威去塞北叨擾過貴族,但是你們來這邊打家劫舍更勤快吧。
干杯吧朋友,我李淵愿意奉上好酒好肉咱們一醉方休怎么樣。
突厥人不干。
他們重兵壓城磨刀霍霍似乎要大干一場。
李淵只好憤怒地告訴太原郡的百姓,這幫突厥人就是王威和高君雅招過來的,為了懲前毖后這倆貨已經被他處以極刑、挫骨揚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