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彧忍著筋骨酸痛,強行站起身來,屏氣凝息之后,開始了起勢。
虛靈頂頸,含胸撥背,沉肩墜肘……
昔日在師行武館學習的要點不知不覺已然融匯,身上的酸痛在這一刻已然忘記,氣息運轉之奧妙進入一種奇特的境界……
一套太極打完,雙手都停在了腿側,蘇彧依舊沒有醒來。
他呆呆的站在那里。
不只是蘇彧待,鄭牧之也呆了,他剛剛在蘇彧開始演練的時候,就跟著在做,而蘇彧停了,他卻還在重復,而且速度越來越快,可明明是快,卻又覺得慢……
展昭更是如同醍醐灌頂,目瞪口呆。
太極十三式,是最正宗的武當太極拳,當年讀大二的時候,暑假期間,蘇彧曾去武當山旅游,見識到了神仰已久的陳師行道長。
花了八千塊,在師行武館報名學武。
這錢只用交一次,以后都可以來,只是蘇彧后來沒空,只在那里學了兩個月,雖然很想學師傅最擅長的龍華拳,可太極十三式都沒入門,就別說其他功夫了。
至于太乙玄門劍什么的,只見師傅演練過。
聽說祖師爺鐘云龍道長更厲害,可惜無緣見面。
師傅乃武當三豐派第14代掌門人,所用的太極拳自然是最正宗的,與江湖中的“太極拳”頗為不同,江湖中太極、形意、八卦,被稱為三大內家拳。
什么楊氏太極、陳氏太極、孫氏太極,那都是重技擊的。
而武當的太極十三式,則重道。
師傅曾說過:“太極拳是一副流動的陰陽圖畫,一個與自然對話的詩人。”
所以太極十三式兵鋒不盛,卻更加雋永深遠,講究與天地相融,沉浸于天地之間,與自然對話,到達道的境界。
太極,可不僅僅是“四兩撥千斤”這五個字。
它是道之表述……
上士聞道勤而習之,中士聞到若存若亡,下士聞道,不笑不足以為道,普通人看太極,只覺得慢吞吞是養生的拳法,而入展昭這般半步宗師的高手來看。
那便是天地第一的武學了。
不知道是不是出于某種奇妙的機緣,在蘇彧第一次將太極拳展示在這個世界之后,他,感悟到了氣的存在……
數分鐘前,展昭還說他要十年才能練出內力呢。
展昭的呆滯和頓悟,是在一片爆豆聲響中結束的,他茫然的看著自己的雙手,發覺自己竟然已經跨越了那道屏障,到了宗師境界。
在看到太極的第一眼,他的心就安寧了下來。
以往對于現實的郁結和無奈,以往對于武功瓶頸的煩悶,全都消失了,他前所未有的寧靜和輕松,氣息也前所未有的自然。
然后,就突破了。
是言,夫唯不爭,是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上善若水。
太極就是那柱水,調和了展昭的一切,讓他徹底脫去了樊籠,到達了全新的境界,他緩緩捏緊拳頭,并沒有想象中宣誓力量的指節爆響,有的只是輕柔自然。
他看向那邊近乎走火入魔,瘋狂演練的鄭牧之,一手探去。
繞過鄭牧之本能的反抗,手掌印在鄭牧之的胸膛,然后巧勁一震,直接將鄭牧之打得短暫懸空,全身骨骼都發出響聲。
隨后,展昭竟然凌空連打,鄭牧之在空中根本就落不下來。
兩人身上竟然都升騰著氤氳的白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