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廷和面無表情目視前方,說不出到底是得意還是失落。
朱厚熜一張陰沉似滴水,就在整個廷議即將陷入前所未有的尷尬境地之際。
一直透明人狀態的內閣次輔梁儲忽然輕咳幾聲,慢慢幽幽從隊列中走出。
“啟奏陛下,臣年老體弱,今年已七十有一,這一站時間久了身體便受不了,年前這腿便疼個不停,臣已感到身體不支,臣想告老還鄉”!
“什么,梁老大人為何在這時提出告老還鄉,難道因內閣無話語權所致”。梁儲畢竟同樣是四朝元老,也一度出任過首輔,更是在次輔之位十余載,眾臣已經習慣朝堂上有這么一個和事佬的內閣次輔。
朱厚熜疑惑的看著梁儲,不知這個老人倒地意欲何為,此時突然提出請辭,無論對于朱厚熜,還是對楊廷和都會產生無與倫比的變故。
朱厚熜對梁儲印象不錯,自己便是梁儲從安路州迎來,“梁愛卿正是老當益壯之時,何來請辭一說”。
梁儲搖了搖頭,“陛下雖年幼,但天資聰慧,才半月臣觀批閱奏折已井井有條,臣知陛下有雄才大略。臣年以老朽,就不在站著茅坑了,還是回家頤養天年吧,趁著臣還能抱孫子”!
梁儲此時說出此話,無疑給朝臣釋放了一個信號,“咱們這些人年紀都已過了知天命之年,大多數都已到了古來稀,何必在爭”。
內閣三人除了梁儲,楊廷和已經六十有二,蔣冕最年輕也五十有九,其余六部九卿哪一個年少,這滿朝文武不知不覺都到了年老之時。
對于小皇帝而言他們實在已是垂垂老矣,就算在干也干不了多長時間了。
楊廷和面沉似水,別人可以退,他在決定與皇帝針鋒相對那一刻,他便沒有了后路。此時一旦他退,不但國家社稷要交到一個幼子之手,而以此時小皇帝的憤怒,一定會遷怒于他的家族。
其實有很多人都不理解他,他楊廷和也是一個有報復之人。可惜先皇玩鬧,聽信小人讒言,讓他楊廷和有力無處施展。他需要一個沒有制肘的政治環境來施展他的抱負。
“陛下臣請辭官歸老”!
朱厚熜沒有答話,反而看向楊廷和,“楊閣老,此事你覺得呢,朕該不該批”?
朱厚熜此話已經將臉皮撕破,也許有人會認為小皇帝在服軟,何嘗不是小皇帝的反擊。身為一個皇帝卻在大庭廣眾之下問首輔自己是否該批準。若是稍微還有些君臣意識之人都會主動請辭,洗刷自己的冤屈。
果然楊廷和跪下了,難道楊大人準備請辭了?楊大人千萬別走啊,你走了讓我們怎么辦?
“臣實屬冤枉,臣并無不軌之心,請陛下明見”。
那一刻楊廷和的行為深深刺痛了朝臣的心,你若是請辭大家也會攔下不讓你走的。你偏偏在推卸自己責任,這便是我們眼中的楊首輔!
就連一項交好的毛澄臉上都有些顫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