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他忽然發現,很多大臣寫上來的牓子,都沒有夭夭這寫的好,夭夭這引、提、議、聯、結的結構,直接把整個武官集團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都滅了,而便是在文官集團中,能勝過夭夭的,也不過大多體現在辭藻上,比夭夭好很多。但夭夭這文章雖說華麗的詞語不多,文字也比較樸實,卻思路十分清晰,再加上卷面美觀,便給人一種十分賞心悅目的感覺。
皇帝放下這文章,忽然說道:“這文章就該拿到殿上去,讓他們那些大老爺們看看。”
皇后以為這只是一時的氣話,卻沒想,第二天……
皇帝還真的把這文章拿出來給眾位大臣看了,雖說,這文章的內容對治國沒什么影響,但是,皇帝也想拿出來讓他們羞愧羞愧!
大殿之上。
文官站在左邊,也即是東邊,而武官站在右邊,即是西邊。
一個個傳閱后,皆是沉默了下來。
本來,魏御史還準備彈劾皇帝這做法,但看了文章的內容后,他又頓住了。
雖說這文章在他看來,就如同小孩子玩泥沙,但是,至少在每年待考的考生中,千人中,勉強擠進去前兩百應該是沒什么問題。
然而這就尷尬了,正因為寫得這么好,才讓他不知道接下來該說什么才好。
原本,這些天他已經準備好了彈劾夭夭,一個青樓女子,不能當太子的姬妾。然而……現在皇帝卻拿出了這篇文章。關鍵是這文章還寫得極好,你說接下來該怎么辦?
朝中,上百號人都等著他發話,本來,站在他這個位置便是懟天懟地懟空氣。但他也不能亂來,但凡是識字之人,都知道這文章寫得極好,他總不能閉著眼說寫得不好吧。
那就不是秉公執事了,所以,最后,他只好道:“這文章自是寫得極好,然,太子姬妾是國之大事,臣以為,這在民間影響不好。”
原本,他還能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但現在,人家文章寫得這么好,有如此清楚的認識,你就不能說人家不賢德,德行不足以當太子姬妾,會帶壞太子。
所以,他只好轉了一個彎,說會引起民間議論。
眾大臣聽到這話,都紛紛稱贊不愧是魏御史,頭腦轉得快,是啊,如今民間的議論才是重點!
皇帝那里不知道這些大臣們的心思,他也派魏間出去打聽過,民間的議論的確是存在的,無非,就是把夭夭妖魔化。
為此,為了打消眾人的顧慮,你們不是聽了謠言,覺得她是不是有三頭六臂,既如此,那今日,朕便讓她來殿上,讓大家都瞧瞧,以打消大家的顧慮。
“宣羸奉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