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慢侯對日漸打開的海貿是十分關心的,這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問題。
大量異國他鄉的商品涌入海州,把海州原本不算發達的商業,沖擊得有些異域特色了。
李慢侯俸祿很高,朝廷不管藩鎮的財政,但鎮撫使本身的俸祿卻很高,每年至少有上千貫。
這些錢都用來滿足家里女人消費了,而且只是作為零用錢。因為巧取豪奪了太多,每年掛在李慢侯名下的土地,能帶來一百萬斛的地租。這不算什么,因為張俊在杭州巧取豪奪的土地,每年就有六十六萬斛的租子。那可是杭州啊,南宋的首都,還是和平環境下搜刮的,而李慢侯則是借助了好幾次江北殘破,人都要跑光的情況下搜刮的。說起來,他搜刮的本事和膽量,還是太小了一些。單論價值,其實也比不上張俊的收入,因為他那些糧可是能賣到杭州市場的,李慢侯的糧食,則大多只能在江北販賣,價值差了何止一兩倍。
有太多錢可以揮霍,李慢侯向來不是小氣的人,公私分明的很。至今每一筆投入公事的賬,挪用的私財,都記得清清楚楚,還給官府算著利息呢。自己的私財消費起來,就不怎么限制了。因此家里人的生活,相當豪奢。
但買高麗參,李慢侯認了,買高麗絹,圖個新奇,也無所謂,買高麗馬,那更是有利的事情,但買朝鮮女人這什么意思?
“官人。你看看多漂亮!”
人是張妙常買來的,說是用她攢下來的月錢買的。
兩個朝鮮女子,身段婀娜,態度拘謹,看著也就那么回事。
“我看你比他們漂亮多了。”
李慢侯說道。
張妙常臉一紅,小聲道:“這些新羅婢可會伺候人了。官人不想試試?”
這明顯是在討好李慢侯。
李慢侯擺擺手:“有你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