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難道這些武功套路,是為了修習勁力?”
“不錯!”洪震南笑著點點頭,說道:“今天,我就和你詳細地說一說整勁。”
“你有沒有見過嬰兒?尤其是出生四五個月的嬰兒。”
陳魁下意識的點點頭,前世他照顧過自己的侄子,雖然各種被老媽嫌棄。
“小孩的四肢柔弱無力,剛開始用力,是用腰和脊柱發力。”
“對。”陳魁點點頭,他那侄子,不喜歡躺,每次讓他躺下,都要奮力挺起來,以前沒注意到,現在經洪震南一說,還真是這樣,孩子不靠四肢力量,而是靠脊柱和腰,所以是“挺起來”。
“但是隨著身體發育,四肢變得強壯,脊柱開始固定,四肢就可以單獨用力,脊柱和四肢分家,最后脊柱基本只起支撐作用,完全靠四肢用力,而這種只用四肢的力量,就是局部的勁,不是整勁,所謂整勁,就是要用脊柱的力量帶動全身,將全身的力量集中起來爆發出去。”
“原來如此。”
“如此用勁違背了常理,所以想要整勁上身,過程必定是艱難的,要經過一番苦修,任何一種武功都不例外,這個過程,自始至終離不開四個字,分別為——苦、正、勤、準。”
“嗯。”陳魁若有所思地點點頭,似乎有點明白。
“苦和勤,自然不用多說,而正和準,指的就是路數,這些動作路數,一招一式都是經過先輩千錘百煉,只有在動作上精益求精,練得正了,勁力才能到位,才能把身體的拙力去掉,保證身手不滯,舒展靈活,周身順遂。”
“路數,不是讓你在比試中使用,那就變成拘泥于形式,自尋死路,而是為了讓你把勁練順,在與人交戰的時候,能自然而然的將勁給用出來。”
“將這些路數練正,也是練成暗勁的前提,明勁、暗勁、化勁,三重境界層層遞進,武功路數,就是通往這三重境界大門的路徑,這就是為何武功還有路數的原因。”
“原來如此。”
“有些路,看起來近,但它不到達,這是世界上最遠的路!”
“有些路,看起來遠,它到達,這才是真正的捷徑。”
“嗯。”
“武功,分為演法、練法和打法,演法沒啥好說的,不值一提,但是練法和打法,尤其是練法,卻是千錘百煉而來。”
“何況,你憑什么說拳擊、空手道、泰拳這些武功就是刪繁就簡呢,這些武功的真正精髓,難道能讓你這個外人知道?”洪震南反問道。
晴天霹靂!
是啊,自己憑什么認為這些格斗技巧很簡單?
別說是專業的搏擊運動了,陳魁連體育生都不是,對于這些根本就是一知半解,也只是看過一些視頻,看過一些帖子。
他有什么資格去下定論?
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