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士考試的策論題目很有針對性,也很有現實意義。
天下太平盛世已久,人口激增,土地不夠耕種該怎么辦?
不知道別人怎么寫的,賈瑞寫的是發展多種產業,吸納勞動人口,提升農業技術,開墾原先開墾不了的荒地,加強對周邊民族的改土歸流,提高耕地數量。在這其中,還隱晦的提出發動對外戰爭,奪取土地的意思。
這些觀點實際上不太符合傳統儒家的精神,儒家絕對不會希望走到窮兵黷武的道路上去,只是一心追求大同世界。
但是還沒到大同世界,人口繁衍的超過了土地的承載能力,這個問題該如何處理卻從來沒有想過。
畢竟孔子和孟子那個時代,人口只會嫌太少,而不會嫌太多,經過近兩千年的發展,人口已經到了一個新的極限。
哪怕是經歷過了幾次更換朝代的戰爭,已經積累到一個量級的人口基數,和儒家多子多福的生育觀念,都令這個王朝已經感受到了沉重的壓力。
再加上這個時代是繼承了明朝的體制,還沒有雍正的攤丁入畝制度,大貴族和科舉士子更是免稅的特權,鯨吞了大量的稅收,使得皇朝的收入遠遠不夠,近些年北邊也不寧靜,海疆也頻頻多事,連年損耗極大,皇帝都沒錢了。
這也是后來皇帝為何要頻頻抄大貴族的家,先是江南甄家,后是賈府,一方面是釋放被大貴族所壟斷的土地,另外一方面更是要殺豬過年,擠出一些錢來用。另外嬪妃們自己娘家掏錢在皇宮中安裝暖氣,皇帝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并不主動掏錢,更是窮酸的具體表現。
這個時代問題雍正曾經解開了半道,還是明朝張居正的策略,就是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取消掉大貴族和科舉士子的免稅特權,擴大稅基。
另外半道則在近代被解決,那就是擴大分工,使得更多的農業人口可以去參加其他的工作,促進社會發展的同時,進行城市化建設。
城市化是最好的遏制人口增長的策略。
不過這都是后話了,賈瑞也只是按照不要緊的,與這個時代沖突不大的方法和策略說幾條而已。
進士考試沒多久,賈瑞的卷子就在爭議聲中遞到了皇帝的案頭。
一個士子讀傻的根本標志,就是試圖以道德方式解決利益問題。
可惜的是,大部分進士策論文都是這種套路,什么恢復三代之治,什么克己復禮,尤其是勸皇帝克制自己的**的,更令皇帝感到厭煩。
真正的帝王,必須是王道霸道兼用的,絕對不會有這種軟弱的,被士子牽著鼻子走的幻想。
賈瑞的這篇策論文,雖然離經叛道,但是很合皇帝的口味。具體為什么和,皇帝也不是很能說清楚,只是這些年的執政經驗,讓他隱隱約約的感覺到賈瑞的策略似乎可行。
皇帝一只手扶著下巴,一只手下意識的在桌子上敲擊著,就這么呆呆的做了近一下午。
皇榜出來的那天,報喜的公差敲鑼打鼓的向學園奔來,沿街的街坊鄰居們紛紛探出頭來好奇張望。
沒多久便奔到了學園,喜氣洋洋的高聲唱道:“恭賀金陵賈瑞賈老爺高中進士甲榜第三名!高中探花!”
終于中了!賈瑞感覺到顏進的神魂在自己的身體里復活,激動興奮的不能自已,手腳顫抖著向外沖去,見到前來報喜的公差,劈手奪過喜報,抱著就在那里嗚嗚嗚的哭了起來。
片刻之后,顏進的神魂終于滿足而去,只留下一身死讀書讀下來的學識給賈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