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七號,小雪,最高氣溫3度,最低氣溫零下5度。
今年的雪比往年的時候來得更早一些,雙山市歷年的降雪時間都在十月十五號以后,而今年在十月七號就開始降雪,足足提前了一個多禮拜。
一覺醒來,一片銀裝素裹,空中依然還飛舞著雪花,飄飄揚揚而下,將天地渲染成白茫茫的一片。
楊洛作為一個南方人,雖然在北方已經呆了四年,對于北方的干冷依然不太適應,在屋內還好,有暖氣,然而一到室外,恨不得把棉被都裹在身上。
北方人過冬靠暖氣,南方人過冬靠一身正氣。
楊洛習慣南方的冬天,室內室外一樣的溫度,想要風度就少穿一點硬挺也行,要不然就多穿一點衣服。而在北方,室內和室外是一個天一個地,想要出個門都要咬著牙,下狠心才敢出去,穿少了老天爺分分鐘教你做人。
楊洛恨不得呆在公寓里一直不出去,然而不行,部隊里不管天氣有多冷,該有的訓練都得有。特別是航空兵部隊,復雜氣象條件訓練一直是重點訓練科目,雪天正是其一,更何況楊洛今天還有任務,要去安縣場站。
楊洛壯著膽子離開了公寓,一股刺骨的寒冷襲來,突然從溫暖如春的室內走到嚴寒的室外,讓他禁不住打了個冷顫,一番齜牙咧嘴后,稍稍適應了室外的寒冷。
置身于漫天飛舞的雪花中,看著道路兩旁綠化帶的樹上都裹著白色的雪花,地面上也鋪著一層厚厚的雪花,一夜之間,這方天地就變成了一片白色的世界,不由得讓楊洛想起了一句著名的詩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乘坐通勤車來到飛行區,跑道上有掃雪車正在作業,并撒上工業用鹽融化冰雪。民航機場在下雪天或許就直接關閉了,但是軍用場站不能關閉,必須時刻保持戰機可以隨時起飛,除非雪實在太大了,不具備起飛條件。
戰備值班室同樣有暖氣供應,但楊洛走進戰備值班室時,沒有了嚴寒,很是溫暖,頓時心底就升起一陣幸福感。
冬季的飛行裝具和夏季有所不同,增加了保暖,手套換成了皮質的保暖手套,里面有一層厚厚的絨毛,抗荷服同樣換成了保暖型的……
換上飛行裝具后,在戰備值班室等待了一會兒,其他一同前往安縣場站的飛行員到達。
本次前往安縣場站有團長胡中銘帶隊,成員有楊洛、葉劍龍、一大隊三中隊一人、二大隊兩人、121團的兩人,總計八人。其中楊洛他們七人都是明確在九月份的對抗演練中獲得軍功,同時122團獲得一次集體一等功,東嶺場站獲得集體二等功,都由胡中銘領取。
在演習中,上級很舍得,除非犯了不可挽回的大錯,要不然一般只要是參與部隊都會有軍功,至于是幾等功就看各自部隊的能力了。
31師之間的對抗演練也算是一次小規模的演習,畢竟是戰區和空司決定的,自然功勞不會少。三個團都有個集體軍功,122團拔得頭籌,是集體一等功,而121團和123團都是集體二等功,同時三個場站也有個集體功勞,都為二等功,畢竟保障戰機大批量起飛,一個月內沒有出任何問題也是有功勞的。
像這種小型的軍演,個人獲得軍功的機會大增,上級首長的目光能放到具體的個人身上,而大型軍演,個人很難有軍功,基本上都是集體軍功。
楊洛能獲得一等功,歸集起來還是在九月初的兩次表現,讓戰區和空司首長看在眼里,當時的飛行數據不只是在團里用作復盤,更是逐級呈送,一直到了戰區司令部和空司。
能低空突防的飛行員大把,甚至速度更快,高度更低,但是敢在光線昏暗的凌晨低空突防的飛行員寥寥無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