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洛穩穩地握住操縱桿,保持爬升狀態,操控殲-10C向9500高空掠去,與右側的三架飛機一起組成四機編隊。
一分鐘不到,四架戰機就穿過了中低云層,爬升至預定的9500高度,隨后輕松改出,奔向300公里外的空域。
一路無話,十多分鐘后,四架戰機跨越300公里的距離,抵達控制功能加油目標區域。
一架巨型的鐵鳥已經在8500米高的目標區域等待,正在盤旋之中,正是伊爾-78空中加油機。
“221,304,305先在半空等待,由301先行訓練。”通信頻道內,響起坐在221殲-10S后艙的教員任少平的聲音,“301,降低高度至8500米,準備靠攏匯合,加油時速為550公里每小時。”
“301收到,正在降低高度,準備匯合。”楊洛說道,面色嚴肅,看著前方更低高度的控制功能加油機伊爾-78,右手輕輕壓桿,減速板豎起,逐步降低高度,準備和伊爾-78匯合。
伊爾-78機腹下的加油吊艙已經釋放出一條二十六米長的加油軟管,在空中輕微擺動,末端安裝了如漏斗狀的錐管。
穩穩地降低高度和航速,301殲-10C進入伊爾-78的后下方,在加油軟管的后方約5米下方約3米處飛行,保持著和伊爾-78同步的速度,做加油前的編隊飛行。
在楊洛的頭頂,伊爾-78的四臺航空引擎源源不斷地噴射出高溫氣流,在后方形成湍流,這是空中加油的危險因素之一。
一旦在下方伴飛的戰機不小心進入,很容易出事,更危險的是若戰機進氣道吸進了尾氣,還可能引起發動機故障,甚至空中停車。
“呼叫301,這里是KY-01,允許你機展開空中加油作業。”加密無線頻道內,接入一道陌生的信號,正是頭頂上方的伊爾-78空中加油機的負責人。
空中加油,以空中加油機為主,聽從空中加油機負責人的指示。
“301收到,準備靠近對接。”楊洛回答道,微微抬頭,看著在正前方上空三米處的加油軟管錐管套。
左手輕輕推動節流閥,稍稍提高航速,僅僅比伊爾-78的航速高不到兩米每秒,幾乎不可察覺,右手微微柔和地向后拉桿,以不可見的速度和仰角爬升。
在伊爾-78里的所有人和三架戰機的飛行員、教員的注視之下,301殲-10C以極慢的速度在向伊爾-78機腹下的加油軟管靠攏。
兩米!
一米!
“好,好,穩住,保持住,你們三個學著點,看看你們中隊長是怎么操作的。”通信頻道里,任少平的聲音響起,剛開始有一絲緊張。
薛飛等三人已經分開沒有再保持編隊飛行,而是分開在三個不同的高度圍繞伊爾-78盤旋,雙眼在航向和殲-10C上來回掃描,而在殲-10S后艙的任少平則是目不轉睛地看著301殲-10C慢動作。
如此近的距離,頭頂上空還有危險的湍流,看得三個飛行員是提心吊膽,心里頗為緊張。
二十六的高度差,對于飛機來說,太低了,稍稍一帶桿,以殲-10C的爬升率,不需要一秒,僅需0.1秒。
楊洛心里非常冷靜,注視著近在眼前的加油軟管錐管套,沒有猶豫,操控戰機緩慢爬升,將風擋玻璃右側的受油管對準加油錐管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