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匆匆而過,轉眼就到了四月一號。
在西方,這是愚人節。
但在華夏,這是一個特殊的日子,海空衛士王偉烈士的祭日。
十六年前的今天,南海上空綻放了一朵象征希望的白色傘花,卻是生不見人,死不見尸,王偉烈士的生命定格在了33歲。
時至今日,編號為81192的殲-8II戰斗機一直在南海上空巡邏,沒有返航。
一天前,楊洛接到了來自的空司的通知,帶領利劍中隊在四月一日凌晨四點起飛,趕往陵水場站,匯合其他機群,前往南海祭奠。
夜涼如水,明月高掛。
凌晨四點鐘,機庫。
圓拱棚機庫中,棚頂上的照明裝置釋放明亮的燈光,四架殲-10C已經準備妥當,內部油箱加滿航油,另外還加掛了三個副油箱,以及兩枚PL-9C空空導彈。
楊洛帶著利劍中隊成員步入機庫中,簡短的檢查交接過后,分別登上了各自的座駕。
約一分鐘后。
四臺航空引擎在外部電源的助力下成功啟動,放肆地咆哮,尾部噴射高溫尾焰和氣流。
在旗語的引導下,在機務人員的注視之下,四架殲-10C緩緩滑出機庫,沿著牽引道滑入跑道中。
作為利劍中隊的中隊長,楊洛向塔臺發出起飛申請:“呼叫塔臺,利劍中隊準備完畢,請求起飛,完畢。”
很快,塔臺指揮員就同意了起飛申請并給出了氣象參數:“利劍中隊,請代喀特場站所有人員向王偉烈士敬禮。”
“利劍中隊收到。”楊洛非常嚴肅地回應了一聲,隨即下令道:“各機注意,我們走。”
松剎車,給油。
“轟!”
伴隨著航空引擎的劇烈咆哮,四架殲-10C由慢至快,在燈光照耀得猶如白晝的跑道上加速滑行。
兩條跑道,各一前一后兩架戰機。
四機編隊起飛。
在跑道上滑行350米距離后,四架殲-10C皆已經達到起飛的臨界速度,各自輕輕拉桿抬起機頭,騰空而起,迎向黑暗中的天空。
“各機注意,爬升至3000米后轉向東南,編成橫隊爬升至11000米改平。”成功起飛后,楊洛下達指示。
“XXX明白。”
薛飛、許志強、王漢宇依次回應道。
幾分鐘后,編好隊形的四架戰機拖著長長的高溫尾焰,劃破低空薄薄的云層,極速爬升至11000米高空改平,向著東南方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