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中旬。
中午時分,太陽懸在頭頂正中,灑下金色溫暖的陽光。
已過了芒種時節,在南方的大多數的地方已經非常炎熱,進入酷暑。
然而,身處橫斷山脈的喀特場站卻沒有任何進入夏季的感覺,白天的最高氣溫一直維持在22度左右。
兩架殲-10A和兩架殲-11A剛剛結束今天上午的訓練,緩緩降低飛行高度,迎向機場僅有的兩條跑道,先后平穩降落滑行。
“終于結束了。”
塔臺之中,楊洛伸了個懶腰,放下通話器,在飛行日志上簽過字后,對右手邊的副指揮員說道:“周參謀,我先吃飯去了。”
周參謀說道:“楊隊長,你先去吧,我還要再等一下,還有一架飛機還沒降落。”
“不是都降落了嗎?”正要起身離開的楊洛疑惑地問道。
“是從別的場站過來的。”周參謀回答道。
楊洛雖是塔臺的最高指揮員,但他很少管塔臺的事情,在塔臺指揮也沒有固定的時間。像今天,先上去飛了一圈才到塔臺指揮,周參謀也由指揮員變成副指揮員,因此,周參謀并沒有向他報告,誰知道他什么時候就走了。
“哪里過來的?你們師部的甘南場站?”楊洛問道。
“不是,具體的場站不知道,我也是今早才接到的通知。”周參謀搖搖頭,說道,“不過,應該是跟你有關系。”
“怎么說?”楊洛問道。
周參謀翻開飛行日志,說道:“機型同樣是殲-10C,呼號是302。”
302的呼號,楊洛再熟悉不過了,這不就是葉劍龍的呼號嗎?
一般來說,同型號的戰機,在整個航空兵部隊是不會出現重復的呼號,一個呼號就對應一架戰機。
只有不同機型之間才可能會出現同樣的呼號,但也是可以區別開來的。
像楊洛的301,實際上是為了稱呼方便,縮減之后的,他具體的呼號是C10301,前面的C10實際上就指出了機型是殲-10C。
正常轉場飛行的時候,降落場站會得到通知,會有一些降落飛機的簡單信息,其中就包含了具體的呼號。
“確實有關系,他是我大隊長。”楊洛點點頭問道,“還有多久到?”
周參謀看了一下掛在塔臺上的電子鐘后說道:“還有十二分鐘。”
“那行,我等下再走。”楊洛說道,拿過飛行日志,找到葉劍龍的降落信息那一頁,簽上自己的名字。
誰指揮,誰簽字。
十多分鐘后,塔臺響起葉劍龍請求降落的聲音:“呼叫喀特場站塔臺,C10302請求進場降落,完畢。”
葉劍龍用的是具體呼號,沒有使用縮減之后的呼號加機型。
這是個人習慣使然,沒有具體的規定。
楊洛就喜歡使用縮減之后的呼號,然后報上自己駕駛的機型。
“塔臺收到,無持續性風向,風速0.5米秒,場壓780,海拔2100米,302可以降落。”
楊洛按下通話按鈕,說道,“葉隊,好久不見啊。”
“302收到,呃,楊洛,怎么是你在塔臺指揮。”葉劍龍遲疑了一下說道。
“怎么就不能是我了?喀特場站我說了算,我想在哪就在哪。”楊洛毫不客氣地說道,“你先降落,我馬上下來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