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茍權的協助下,連接好無線電,關閉座艙玻璃該,楊洛隨即很是熟絡地檢查一遍已經開機處于怠速狀態的戰機各個系統。
接著,茍權爬下登機梯,撤掉登機梯,正前方打出可以滑出的旗語。
楊洛推節流閥供油,操控戰機穩穩地滑出機庫。
雨天的夜晚,天色很黑,能見度極低,雖然飛行區有很多燈光,但視野還是不如平時。
楊能明顯地感覺到起落架上的航空輪胎的抓地能力減弱了,有一絲滑溜的感覺,透過座艙玻璃,能看到幾乎連成一條直線的雨滴,雨勢依然很大,夠得上中雨的標準。
平穩而快速地進入起飛位置,剎車停下,楊洛向塔臺發起呼叫:“呼叫塔臺,301準備完畢,請求起飛,完畢。”
身后,薛飛的311號殲-10C頂著中雨緩緩駛入跑道,在楊洛的右后側停下,等待楊洛起飛。
葉劍龍望著跑道上閃爍著紅綠白三色航行燈的301殲-10C,報出一組氣象參數后說道:“301可以起飛,注意云層很低,不足3000米,完畢。”
“301明白,云層不足3000米,準備起飛,完畢。”
楊洛回應了一句后,推節流閥,松開剎車,順帶打開了加力。
301殲-10C怒吼著在濕滑的跑道上加速滑行,如出膛的炮彈一般,尾噴口噴射出橘紅色的高溫尾焰,揚起大片水霧。
“楊洛,你個敗家子,又開加力,一點也顧惜發動機,你個敗家的東西……”
在機庫門口的茍權大罵道。
邊上的機務聽到茍權的罵街,一個個的都笑了起來。
但,楊洛是聽不到了。
很快,戰機就達到了起飛速度,楊洛拉桿抬頭,以大仰角起飛。
起飛后,楊洛就關閉了加力,尾焰恢復到湛藍色,其長度也縮短了不少,隨后以每秒200米的爬升率爬升到2500米的高度,不敢再上去了,夏季的云層常常伴隨著雷電。
在空中飛行的飛機是不安裝避雷針的,但飛機還是會有避雷裝置。
實際上避雷針就是一個引雷針,安裝在地面的建筑物或構筑物上,它的作用是將空中的雷擊所產生的電流,通過接閃器、引下線和接地體引到大地,從而保護了財產和人身安全。
飛機上的避雷裝置是安裝在飛機主翼或尾翼尖端處的“靜電釋放器”,它是像刷子一樣的金屬放電刷,叫做靜電放電刷,約3根手指粗,由幾十根很細的針組成。
根據尖端放電的原理,放電刷能夠將飛機外殼累積的大量電荷放至大氣中,有的飛機上安裝的靜電釋放器多達十幾個。
另外,飛機外殼中非金屬材料制成的結構一般都裝有避雷條,比如,機頭雷達天線罩的表面貼有避雷條,尾翼也埋了避雷條,它們的作用是為了使雷電電流順利通過機殼表面。
因此,當飛機受到雷擊時,上述的防雷裝置會幫助電流經過機殼傳輸到機身或機翼伸出的金屬放電刷而迅速放電。
雖然戰機都有避雷裝置,但被雷擊中依然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有時機身或其它部位甚至會被擊穿,被雷擊中的飛機降落之后檢查,一般都會發現放電刷已經被打掉了。
因此,避開雷雨區飛行是必須的,因為太過于危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