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佩特網、惠民單車也都是極好的項目,回報幾千萬上億美元應該也不成問題。
林林總總加起來,你給我賺了怕是有10億美元了吧。
一年多時間,你就成長到了這一步,簡直是一個奇跡。”
“徐老師,還是得感謝你!沒有你的支持,也就沒有我的今天。”
張益達自謙道,一年多前要不是徐小明出手相助,現在的銳向別說跟螞蟥金服爭霸,可能連宜銀貸、拍手貸他們都比不上。
“哈哈!行了,你就別跟我謙虛了。你的實力我還不知道嗎?沒有真科基金投資,你也會很快拿到其他風投的融資。
優秀的創業團隊和好的創業項目,走到哪里,都不會為資金發愁的。”
徐小明拍了拍張益達肩膀,搖頭失笑道。
“哈哈,這也是我倆有緣吧!”
張益達抖機靈了句,隨即又一臉真誠的說道:
“主要還是時間窗口啊!
13年是互聯網金融元年,銳向起步晚,沒有資金,沒有技術,要是融資再耽擱了,不說被行業淘汰,也會被眾多競爭對手狠狠甩在身后吧!”
徐小明眨了眨眼睛,張益達這話倒是沒說錯,銳向底子先天就差了一些,全是靠營銷手段和運營手段把規模做上來的。
在當時的情況下,再晚融資三五個月,恐怕如今又是另外一副面貌了。
“當初我被東方俞趕出公司,我就發誓一定要跟他比個高下。
先有陳甌,后有張益達,我這運氣還真不是蓋的。
東方俞搞他的教育,我做我的投資,我就是要讓他看看,我徐小明的才具不會弱于他。
幸好你們幾個還爭氣,給我大大出了一把風頭啊!”
徐小明笑得十分暢快,成功投資了陳甌和張益達,是他最得意的兩件事。
陳甌是80后,張益達是90后,是各自年齡段的創業代表。
媒體夸徐小明眼光獨到,是最愛扶持年輕人的投資人。
真科基金也跟著出名了,成為了年輕創業者首選的投資機構,每天的商業BP收得手軟。
借此良機,真科基金又融了兩期基金,基金管理規模上升了一個大臺階。
互相成就吧!
張益達感激他,他也挺感激張益達的。
見他們二人在飯桌一側互訴衷腸,沈北朋也走了過來,說道:
“在這說什么呢?我也來湊湊熱鬧。”
“我在算投資益達這么多項目,賺了多少錢!”
徐小明扭過頭看著沈北朋,來了這么一句。
“呵呵,這才哪到哪啊!目前還沒有一家公司爆發出全部的潛力。
過上三四年你再來看,回報可能是現在的三倍、五倍,甚至更多。
益達,你說是吧!”
沈北朋自顧自倒了一杯酒,飲了一口后說道。
“哈哈!我也覺得。銳向怎么也得跟上螞蟥金服的步伐啊!
他們都450億美元估值了,我們才100億。
路還長,還需加倍努力。”
張益達看著沈北朋,說出了這么幾句話。
“瞧瞧,我就欣賞益達的這種自信,天不怕地不怕的闖勁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