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這個估值法,淡馬錫,黑衫資本,這些外資股東那邊我也沒法交代啊!”
張益達開始搬外資來當擋箭牌,不過說真的,按15倍PE融資了,外資絕對要找麻煩。
懷疑張益達輸送利益什么的。搞不好,就跟杰克馬一樣,國際名聲都壞了。
“張總,那這個就需要你去給外資股東做溝通工作了。
我們這6大股東入股銳向集團,除了資金,還會帶來很豐富的資源。
包括我們各自的公司都可以和銳向進一步加深合作。
有時候啊,這資源,才是最無價的。”
國家開發銀行的老總發話了,論級別,在座人當中,他是最高的,所以其他幾大機構都為他馬首是瞻。
張益達知道他的意思,要把資源折算進去入股。
這么做,無可厚非。
但張益達已經給了60多億美元的優惠了,再優惠,其他股東那沒法交代啊。
“這價格太低了,我讓步這么多,已經被外資股東詬病了。
再做讓步,外國人眼里可揉不進沙子。
他們會覺得損害了他們的利益,鬧到國際上去了,銳向后續的融資就麻煩了。
銳向的全部業務布局要展開,特別是海外業務,可能還要引入多個國家的主權財富基金。
我不能為了這一輪融資,就斷了銳向將來的路。”
張益達語氣堅定,打死也不再讓步了。
幾位老總互相看了眼,最終太保老總出來表態道:
“這樣吧!我們再加個10億美元,210億美元就是我們最后的底線了。”
“各位老總,這樣吧!我跟你們簽署個對賭協議,就賭下一輪融資的估值。
要是下一輪融資估值沒達到400億美元,我就轉讓一部分股權給你們做補償。”
張益達知道,無論怎么忽悠,都忽悠不了這群官僚的。
投不投資銳向?對于他們來說,并不是特別重要。
他們是怎么想的呢?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要是投資銳向,估值高了,投虧了,可是要背負責任,打板子的。
特別是投資銳向還不是一筆小數目,幾億美元起。
這么大金額,搞出點什么問題,影響仕途啊!
“下一輪融資是多久?有個時間限制吧!不可能三年五年吧!
還有股權補償,怎么個補償法。一并說來聽聽吧!”
農銀投資的老總感覺張益達這主意挺不錯的,又問道。
“下一輪融資,時間限定在兩年以內。沒達到400億美金投前估值,這輪融資就按210美金來。
差多少股份,銳向的管理層都補償給你們。”
幾位老總不說話,開始衡量起來。
這個方案,他們感覺挺旱澇保收的,也不用擔心承擔風險,背負責任了。
要是銳向兩年內估值超過400億美元,他們的年投資回報率有二十幾個點。
要是沒達到400億美元,銳向管理層則對他們進行股權補償,也不吃虧。
至于下一輪估值低于250億美元,本身常規風投就有棘輪條款,估值下降了,也是需要管理團隊進行股權補償的。
這倒不用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