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的辦公室,格局簡單,四四方方,中央擺著一張辦公桌,書桌后方一個紅木大書架,上面擺著各種文獻,厚頭巨著。
周青走進辦公室的時候,陳衛龍教授正低頭,專注地翻看著技術資料,眉頭緊蹙,好像在思考什么難題。
“教授,我來了!”周青笑著招呼道。
聞言,陳衛龍教授霍然抬頭,臉上浮起喜色,沖周青連連招手道:“你來的正好,快過來,快過來看看這份論文。”
看到陳衛龍教授這么激動,周青眼中閃過一絲好奇,連忙走到他對面,接下那篇論文,認真閱覽起來。
論文的題目是:基于人工神經網絡生物電信號模擬分類研究。
主題是講模糊識別,以及對信息存儲并行搜索,自組織聯系記憶,數據統計,模擬統計,……,等等諸多功能展開的研究。
花了十幾分鐘把論文看完,周青不由皺起眉來。
這篇輪文的水平應該出自本科生之手,許多關鍵點描述的籠統,論點也是老生常談的問題,沒什么讓人眼前一亮的地方,搞不懂陳教授為何對這篇論文如此看重。
“教授,這篇論文有特別的地方嗎?”周青雙手將論文還給陳衛龍教授,不解地問。
“主要是第14頁,這個論點是不是滿足你的需求。”陳衛龍教授沒有接過論文,反而提醒周青道。
周青微微一怔,連忙將論文翻至陳教授說的那頁。
主要內容介紹,人工神經網絡對生物神經系統的模擬,信息處理是由網絡單元(神經元)的輸入輸出特性(激活特性),網絡拓撲結構,鏈接權點,和神經元閥值,……,等模擬結構,勾勒出了一個看似完美的神經網絡系統。
“怎么樣,這個內容是不是對你的問題有所啟發?”陳衛龍教授看著周青,關切地問。
對于周青的研究,陳衛龍教授還是非常上心的,因為期末寒假的關系,上次周青反饋的問題,他至今都記在心里,重視程度由此可見。
只不過,周青的研究項目,不再只是單純的電子物理領域,還涉及了生物電化學,生物化學,生物學,……,等其他自然科學,自己只精通電子物理,陳衛龍教授覺得能為周青提供的助力越來越有限了。
“教授,謝謝您,這篇論文對我有不少啟迪,不過,電子方面的問題已經解決,大體設計思路也確定,項目最核心的問題,是芯片制造材料的選擇。”周青感激地向陳衛龍教授,詳細介紹道。
“嗯?進度這么快?”陳衛龍教授一臉錯愣地看著周青,吃驚地問。
周青設計的‘手控儀’項目,陳衛龍教授大體了解一些,從起初的不看好,到漸漸認可,接受,這個一過程當中,他被周青刻苦專研的精神深深感動。
正是源于這個項目的認知,陳衛龍教授才明白它蘊含的難度,因此,對周青短時間內研究出這個設備不抱什么希望,他更希望借機培養周青這股鉆研精神,未來在其他領域,一樣也能干出一番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