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那些到訪無限科技的專家教授,無人中途退出,他們全部留下來,加入無限科技的冷核聚變研究項目,一同見證,改變人類社會格局,引領人類文明未來的能源變局。
隨著‘援手’的不斷增加,無限科技的冷核聚變項目正式啟動,實驗選址就在原福興電子廢品回收廠建起的實驗大樓。
誠如周青之前的承諾,無限科技對冷核聚變項目的投入不遺余力,非常堅決,所需的實驗器材設備不斷引進購買,實在找不到場地,就自己進行研制,開發。
10億初期資金的大筆投入開始驅動項目的進度。
來自全國各地,乃至國外的專家教授們,參與冷核聚變項目之后,帶來的不僅只是智力上的援助,更有軟勢力方面的助力。
“陳主任,是我啊,李尚章!你們實驗室不是有一臺粒子隧道掃描儀嘛,能借用一下嗎?”
“你們研究生的寶貝,不外借?什么!也是外人嗎?又不是不還你,再說你們現在也用不上啊!我這邊有個重大項目,……。”
“……。”
“劉院長,是我,老張啊!院里的項目我暫時參加不了,……。”
“是的,我現在在榕城,加入冷核聚變項目,什么?你也要來?可以啊!”
“院系愿意出資支援?要委派學生來學習?嗯?應該可以談,我幫你問問看!”
“……。”
一時之間,來自全國各地,乃至其它國家的專家教授發揮他們在核領域的影響力,實驗設備,人才關系,紛紛朝榕城的無限科技匯集而來。
冷核聚變項目進展順利。
榕城,大學城郊區。
原福興電子廢品回收廠建起的實驗大樓,大樓只有兩層高,占地面積卻有近萬平方米,簡單的鋼架結構,簡單的石灰墻壁抹白。
內部另有乾坤,挑高近7米的場地,中央屹立這一個圓環儀器,周邊線路裸露,管道復雜,四周一群群身穿白色實驗服的研究人員,圍著各種儀器設備前,調試,改造,組裝,兩三百人一起忙碌的場面十分壯觀。
實驗大廳角落的位置,坐在實驗桌前的梁啟明教授,鼻梁上架著一副黑框眼鏡,一絲不茍地盯著手中的圖紙,眉頭緊鎖地思考著。
不知不覺,冷核聚變項目已經開啟三個月有余。
拋棄原有的研究項目,毅然投身無限科技,加入冷核聚變項目,夜以繼日的工作,期間付出的汗水和心血,梁啟明一點也不后悔。
誠如周青之前的承諾,無限科技對冷核聚變項目的投入不遺余力,非常堅決,所需的實驗器材設備,都竭盡全力滿足,無法購買的就進行研發攻克。
三個多月的研究,不斷克服實驗過程中的困難,冷核聚變項目便取得了非常豐碩的成果,實驗器材,計算推演,軟件設施,各個實驗子項目不斷完工,距實驗開啟的日子指日可待。
“梁總工,燃料推進器核查完畢,第三遍檢測通過,可以鏈接并入了。”一名年輕的工作人員走到梁啟明的跟前,聲音略帶激動地匯報。
“好,在等等,等其項目的進度。”梁啟明教授點了點頭,開心地吩咐。
說完,梁啟明教授拿起筆,在圖紙上子燃料推進器做了個完成的標注,臉上不由露出了喜色。
密密麻麻的設備圖紙上,注完成的部件已經達到80%,各項子工程都在收尾階段,相信再過不久,就可以進行聚變實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