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鎮越城的禛王姬長禛在赴夏趙使的說談下,也加入趙王朝伐秦隊伍,同時發布昭告、親自前往無終國國都赴宴。
也在這同一天,坐鎮東廣城的廣王姬長千也在赴夏趙使的說談下,加入趙王朝伐秦隊伍,也向天下發布昭告,連夜前往無終國國都!
自趙丹提起舉世伐秦策略,不到半個月時間,不到半個月就說服了夏王朝軍政兩界,成功將夏王朝拉在自己的戰車上,相對于上一次合縱外交,這一次的外交是相當的成功。
怪不得古人云,要想成事,必須要有天時地利人和之一。
現在趙王朝外交之所以這么成功,無非就是得到了天時和人和,天時指的是秦王朝萬里遠征慘勝,損失七萬精兵外加一員大將,這便是天時,人和則是秦王朝對趙宣戰,暗中準備攻伐夏王朝,還打出天下一統的旗號。
這使得列國人心惶惶,特別是夏王朝,因此趙王朝靠著這兩點,輕輕松松將夏王朝綁在自己戰車上,接下來就看剩下的王朝了,如果都外交成功,大秦王朝將迎來前所未有的驚天大戰!
中山國!
中山國曾經也是一個強大的王朝,中山王朝之威名,席卷天下,早期秦王朝的淮南郡,晉王朝的云郡,趙王朝的陽朔郡、東固郡,齊王朝的漢川郡、甘南郡,都是中山王朝的疆域。
齊王朝永安郡和沙河郡以東一半疆域也都是中山王朝的,那個時候的中山王朝,可是九州西北霸主,威望雖然不日現在的大秦王朝,但也是一腳下去,周邊列國渾身抖三抖的存在。
可惜,兩百多年前的政變內亂,讓這個龐大的王朝僅用十年時間就成為三流王朝,疆域被秦、齊、趙瓜分一大半,若不是最后認慫認的快,自降身份,投靠了大月王朝,要不然早就沒了。
中山王朝變成了中山國,九郡之土變成兩郡十二縣,人口從巔峰的七百萬變成現在的四十萬,說起人口,還得提起秦王朝,原本中山國也有七八十萬人口的。
結果秦王朝搞出十等農爵制、免費學堂制,吸走了中山國一半的人口,由于顧忌秦王朝太強,一根手指頭就能捏死中山國,因此中山國不敢關閉關口,也不敢明面上下令禁止百姓入秦,只能依靠盤查為由,限制百姓入秦。
并且因為丟失一半人口,中山國的五萬常備軍都不得不裁軍三萬,被裁的將士成為青壯,乖乖給士坤老爺務農,維持國家青壯勞動力,只留下兩萬看家。
其實中山國相對于其他諸侯國來說,中山國是諸侯國之中疆域最大的,可兩萬看家大軍變成諸侯國眼中的笑話,時常讓中山國君主惱怒。
怒也是敢怒不敢言!
中山國國都名為中山城,人稱中山王城,中山王朝是一座歷史悠久的王城,它見證了一個王朝的強盛和衰落。
中山王城、王宮、御書房!
御書房內,一名五六十歲的老人坐在漆金王椅上,老人兩鬢斑白,發絲如雪,穿著一身深黃色四爪蟒服,頭戴長冠,眉宇間透露出一絲憂愁之色。
PS:“天冷了,臉干了,手干了,全身發干,請求滋潤啊,月票全訂推薦票啥的,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