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澤拉斯達成了合作之后,這四家外貿商會迅速進行了一場閉門會議,然后迅速的就外貿領域的劃分達成了一致,四家商會按照原材料進口、糧食進口、大宗專業進口、海克斯產品進口這四大類,在各自的領域完全實現了壟斷。
隨后,在澤拉斯的支持下,外貿商會迅速開業,營業額暴增的同時,也順勢堵死了其他小型外貿商會的發展前景……
外貿產業只是一個縮影。
在澤拉斯的勢力范圍內,避過了第一波風頭的商人借助著新政策,以壟斷資本的形式一個接著一個的原地起飛,這的確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澤拉斯的困窘,讓他真正意義上的收到了稅,但問題在于,這份稅收的背后,是壟斷商人對平民的無限壓榨。
還留在納施拉美的平民大多數都是家里沒有奴隸、有些積蓄的小康之家,家庭內一般都有掌握專業技能的成年勞動力,他們是納施拉美的中產階級,因為專業技能的特殊性,無法離開這座城市。
本來納施拉美恢復經濟生產他們是很開心的——當初解放奴隸的時候他們都沒有對澤拉斯有多少好感,現在這些人卻歡呼著支持澤拉斯的舉動。
在他們看來,用工荒即將到來,自己面前將是一片無比廣闊的發展空間。
然而……隨著他們恢復工作,這些人驚訝的發現,自己的工作待遇急劇降低,往常工作足以支持一家人體面的生活,現在卻只能勉強達到溫飽!
這怎么回事?
他們很想抗議,但抗議顯然不會有用——壟斷商人們擺出了一副能干就干,不能就滾的態度,絲毫沒有談判的余地。
不少人還真的就依靠著個人積蓄選擇了罷工不干,然后他們就被沙盜城防軍直接以“破壞工作”的名義,踹開大門后搜刮走了一切。
就這樣,為了維持一家人的基本生活需求,這些曾經的中產者很快淪為了新時代的奴隸——至于那些曾經的奴隸,則是作為政治標志,被擺在了最高處、供人瞻仰。
澤拉斯的確解放了奴隸。
但很可惜,這份解放不過是“為了解放而解放”,奴隸們沒有得到培訓,也沒有真正的生活技巧,短時間內只能占據澤拉斯的財政資源,作為這位新皇帝的面子工程。
至于說“之后等財政條件好了、將這些奴隸編入軍隊進行訓練”之類的事情……
且不說澤拉斯的財政能不能好的起來,就算真的可以,到了那時候,這些被像豬一樣養起來的奴隸,真的會記得“皇帝的恩賜”而選擇戰不旋踵么?
答案究竟如何,澤拉斯自己心里很清楚,但他沒有選擇——想要擺脫烈陽教派的干擾和影響,這是他目前唯一的辦法。
至于說這么做以后會不會有后遺癥……
在澤拉斯看來,只要正面的戰場一切順利,那自己的統治就牢不可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