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份長長的清單,田助理心頭又激動起來。很顯然,陸教授又要拿出一項高精尖的新技術了。
為什么我一點都不驚訝呢?
田助理笑了笑,匆匆跑出了辦公室,向上面匯報情況,提交陸離的清單。
“陸教授又要搞研究了?”
上面的首長接到清單,看到清單上一串串的設備和材料,臉上浮起了一抹笑意。
設備?材料?都不是問題啊!
陸教授要什么就給什么,不論花多少錢,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準備齊全。
如今的陸離,已經是國寶級的科學家了。
陸離以前拿出來的那些技術,哪一樣不是領先全世界的?這些技術的研究成功,具有多重大的戰略價值?給國家帶來了多少技術突破和技術進步?
一天之后,一架重型旋翼運輸機,緩緩降落在寶山基地。陸離所需的各種設備和材料,源源不斷的送進了地下實驗室。
這架重型旋翼運輸機,就是陸離之前研究出來的鐵鳥旋翼機。
經過一段時間的技術驗證之后,鐵鳥旋翼機已經開始批量生產,開始大規模裝備了。
陸離根本沒管這些。
等到設備安裝完畢,材料送進實驗室,陸離就開始動手了。
接下來的一個星期,陸離一直在實驗室里動手加工。在3D打印機,高精密數控加工中心等高精度設備下,陸離慢慢的湊齊了一臺高精度激光加工設備的零部件。
整體架構材料,用的是陸離自己研究出來的鈦鉻碳化鉭硬質合金。激光發射口,用的是碳化鉭耐高溫材料。
控制芯片用的是基因芯片,導線用的是石墨烯,傳動機構用的是碳納米管復合材料。
各種零部件一個個裝配起來,一臺高精度激光加工設備,正式完工。
這是原型機,自然沒那么講究,甚至連外殼都沒有,看起來有點粗糙,但是……技術含量極高。
接通電源,啟動設備,陸離把自己設計出來的減速器圖紙,輸入激光加工中心的基因芯片計算機里,把材料安裝到夾具上,伸手按動了啟動鍵。
然后……機器自動運轉,激光打在材料上,開始切割加工。
激光切割的優勢在于,它根本不用換刀具,從粗加工到精加工,可以一刀切到底。
等到半個小時之后,減速器核心部件,鐘擺式行星輪精密構件,已經加工完成。
取下零件,陸離用高精度測量設備,對零件精度進行檢測。
檢測結果表明,零件精度完全符合要求,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配合公差,同軸度……等等誤差,最高不超過1微米。
這已經是機械加工技術中最頂級的精度了。
高精度激光加工設備,完全符合設計要求,已經研究成功。
唯一的缺點就是……這玩意比較耗電。
在可控核聚變出現之前,使用激光加工技術,會導致生產成本比較高。
然而……這種最頂級的高精密加工技術,對于一個國家來說,只需要解決有沒有的問題,根本不在乎成本。
這種戰略性的高精密加工技術,誰會在乎成本?
沒有這項技術,要實現超高精度的加工,花費的成本高了百倍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