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子揮舞著牧鞭,對著群羊說道:‘你們要遵循我的教導,成為神的信者’。”
“群羊點頭,聽從了三子的話語。”
“三子丟下牧草,繼續說道:‘你們將安于生活,接受苦難和死亡。’”
“群羊點頭,吃下了牧草。”
“三子拿出剪刀,再次說道:‘你們將奉獻自己的毛發、肉與奶。’”
“群羊點頭,來到三子的身前,順從的被剔除了羊毛。”
——《神言·神啟時代》
“老朽的羊來到三子的面前,詢問著自身的歸處。”
“三子撫順老羊的毛發,對羊進行了安排。”
“你的肉將進入我的肚中,如神吃下羊一般。”
“你的角和骨會被我鍛造成器具,歸于我而侍奉于神。”
“這樣歸于我的你,將在一年后重生,如同我之子。”
——《神言·神啟時代》
“三子生下一對男女,分別取名為迪和伊。”
“迪和伊結合在一起,生下來四十九人子。”
“伊生第五十人子時,血流不止,直到肚子干癟,也未有胎兒出生。”
“伊痛苦不已,收集沾染鮮血的泥土,不顧迪的勸阻,開始研究如何讓第五十人子出生。”
“第一天,迪抱來四十九人子,伊未開門。”
“第二天,迪牽來四十八人子,伊未開門。”
“一直到第一人子和父親迪一同敲門,伊也未開門,父子二人便強闖了進去,形如枯骨的伊卻已舉起哇哇哭起來的第五十人子。”
“第一人子接過兄弟時,迪便發現,伊已死去。”
“一人生,便一人死。”
——《神言·人子記事》
“伊死后的第七夜,人子管撞見窺視者。”
“窺視者面目丑陋,罪縈繞其身。”
“窺視者向管尋求伊的指骨,愿意支付管二十三金。”
“管假意答應,回屋后切斷自身小指將血肉剔除,替換伊的指骨,交予窺視者。”
“斷指者拿到二十三金后,害怕窺視者發現報復,于是前往了山崖,找到了隱者,向其求助。”
“山崖陡峭狹隘,只許一人上前。”
——《神言·人子記事》
“被罪纏身的窺視者,將管的指骨丟入污濁的水中。”
“指骨被污水纏繞,感知著二十三金的罪,污水裹挾著指骨不斷跳動。”
“窺視者又投入了狼的心臟、壁虎的尾巴以及人類的皮。”
“狼的心臟給了它生命。”
“壁虎的尾巴給了它活力。”
“人類的皮給了他形體。”
“窺視者為其取名為債。”
——《神言·人子記事》
“污水凝聚的人債,循著感應找到了管,他死去又會活過來。”
“管依照隱者的教導,將二十三金換取了三件事物。”
“一件是羊的蹄子,用它踢踏的聲音,掩蓋了管的心跳。”
“一件是蝎子的毒刺,將它刺入債的身體,讓他失去了追趕的能力。”
“最后一件是牧羊長子的剔骨刀,用它挖出了債體內的指骨,讓其徹底死去。”
——《神言·人子記事》
“五十人子被伊所復活,身體虛弱滿是病痛,耳邊常有低語聲響起。”
“父親迪和其他兄長姐姐,思及母親,待五十人子親切,照顧其長大。”
“四十九人子死于五十人子十七歲生日的第二晚。”
“其身體殘缺被撕咬,丟失掉了心臟。”
“五十人子的身體一天一天的健壯,兄長姐姐也一個個死去。”
“在死去九個兄弟的時候,迪死在了第四十人子的門口。”
“此后五十人子被驅逐遠離人群的地方。”
——《神言·人子記事》
“遵循囑托,迪死后歸于伊的墓盤的土壤。”
“第一夜,面容俊麗的生物于籬笆前求助,他請求一只羊,以填補空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