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慧抬起頭,臉上滿是驚訝的神色,“這是……真得?”
董文穎笑道:“真得,我們經過反復驗證了,數據不會有錯的。”
“那……你這個……”曹慧一時間腦子有些不夠用,不知道說什么了。
董文穎知道曹慧想問什么,于是說:“這個是周組改良的,具體的改良思路我不是太清楚。”
曹慧楞了一下,問道:“這樣啊……那你們現在是什么意思啊?”
董文穎說:“我們想申報團體創新,可以嗎?這也是周組的意思。”
曹慧笑著點點頭,“申報團隊創新是吧?行,那我打電話問問他,只要改良技術是真得,團隊創新應該沒問題。”
董文穎說:“那主任,我先回去工作啦?”
“好的~”
等董文穎走后,曹慧仔仔細細看了遍創新報告,然后拿出手機給周文打了個電話。
……
上午10點,南宮青燈介紹的兩個人才到了科技園實驗室。
兩個人一個叫張鵬飛,清華生物PhD。
一個叫李娜,北大生物PhD。
兩人是情侶。
在辦公室里,周文看了一下他們發表的論文,主要是關于散發性克雅氏病(瘋牛病)方面的。
有一定的深度,也有一定的創新性。
但是由于缺少關鍵性實驗數據,論文大多都是發表在國內期刊上面,只有兩篇被《CellResearch》收錄。
周文笑問道:“人家都說,生物PhD都不差錢,你們應該也是吧?”
張鵬飛自嘲一笑道:“你看我們倆像不差錢的樣子嗎?”
周文打量了一下他們,兩個人穿的都很樸素,眉宇間也郁結著愁緒。
看樣子混的并不如意。
周文心里大概清楚兩人的處境了。
生物行業在國內確實比較慘淡,尤其如果是國內博士畢業,大部分競爭不過海歸。
實驗室很多只要海歸畢業的,回來做博后的工資大概也就20k左右一個月,但是文章要求很高。
海歸博士啊……
何況張鵬飛兩人,研究方向還是生物中最冷門的朊病毒。
混的不如意,也是情理之中。
周文問道:“既然如此,難道沒有考慮過轉行嗎?”
張鵬飛說:“錢人人都愛,但并不是每個人都有理想。”
周文:“所以這是你的理想?”
“對!”張鵬飛點點頭。
周文了解了,拿起桌上的酵母鑒定系統說明書,遞過去道:“你們看看怎么樣。”
張鵬飛接過去后,和李娜一塊看了看。
很快張鵬飛便驚訝道:“酵母鑒定系統?你們提取到新型朊病毒蛋白了?”
周文臉上露出了笑容。
光憑他們一眼就看出這是酵母鑒定系統,就不由得讓他高看一眼。
不像秦海濤他們,講了兩天,連系統的運行規則都沒聽明白。
“你們繼續看,看完告訴我什么想法。”
張鵬飛說:“我知道這套系統,三年前漢大也想搞的,當時我也研究過,不過因為太復雜了,需要持續的投入,而且看不到產出,最后漢大放棄了。”
張鵬飛頓了一下跟道:“說實話,我很佩服你的勇氣,但是我不看好你們這個實驗,沒有幾年的時間,這個根本做不出來。”
周文笑道:“你知道就行。咱們先做做看吧~”
隨后又談了一下薪資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