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呢,劉沐陽畢竟是華國人,身為華夏民族自然要為國家和民族著想,以后有了成績首先就是要用在國家上,這是必然的。
孫守信和杜涵宇兩個人帶著團隊帶著劉沐陽夫妻兩人走進了一棟大樓里,這是指揮中心,大樓中滿眼盡是高科技儀器,劉沐陽二人仿佛走進了一個未來世界。
逛了一圈后,孫守信和杜涵宇兩個陪著劉沐陽又坐上電梯,直接下到了地下,當電梯門打開后,眼前的一切真的是讓劉沐陽大開眼界,這明明是一座龐大的地下城市嘛。
開天項目的核心是一圈五十公里長的超導磁體管道,五十公里長的圓形管道,半徑近八公里,而超導磁體管道可不是像水管那般粗細,事實上用“管”來形容不恰當,反而是“道”更加合適,超導磁體管道的橫截面積半徑就有兩米多,三個人都能在管路里并排行走。
當然,真正的超導磁體部分沒有這么粗,但也有水桶粗細,連接著無數條線路,在這個管道中粒子將會被加速到近乎光速。
這個直徑超過四米的超級管路長度超過了五十公里,隨著這個管路同時修建附屬設施,也就是說地下的建筑總長度也超過五十公里,光是土方量就大的驚人,并且附屬設施中還要安裝各種設備,所以這里完全就如同一個長度超過五十公里的地下長城,每天有近百人在里面工作,要是去下一個檢查點都得坐上一種特制的電瓶車。
要不是如此規模,也用不上耗費五百多億元,建設了七年時間才完成。
劉沐陽夫妻二人行走在寬敞的地下長城時真是由衷的贊嘆國家真是下了大力量,這種東西也就是舉國家之力才能建成。
“小劉,這就是實時監控平臺,而在后面就是強子發生對撞的區域,你和小明兩人獲得的數據就是這臺儀器探測到的!”
孫守信指著一臺儀器說道。
這是一臺“量子探針儀”,一般的量子探針儀可以探測到電子級別的尺度,但這一臺再進一個量級,幾乎可以感應到夸克級別。
五十年前物理學家是通過X射線衍射“看見”原子,后來物理學家在一個電子和質子碰撞的實驗中首次“看到”了夸克,這個探測過程被稱為“深度非彈性散射”。
深度非彈性散射是一種通過用高速電子束流轟擊質子或原子核來研究其內部結構的先進技術。根據量子力學里的波長和能量的關系,碰撞過程的能量越高,虛光子的波長越短,探針的尺度也就越小。
如果探針比質子本身的尺度還小很多,科學家們就能“看到”質子內部更微小的粒子,也就是可以“看到”質子內部的結構。
比如在十分之一質子尺度下,科學家們能看到價夸克;能量再高點,到質子的百分之一尺度時,就能清晰地看到更微小的海夸克;如果尺度在質子的千分之一以下,則可以探測膠子。
當然,這是理論極限,以現在的技術還達不到,現在只能勉強探測到夸克。
探測到夸克的一些性質后就可以按照人類現有的理論模型進行分析研究,上帝粒子就是如此被分析出來的。
“沐陽,這臺量子探針儀可是當今世界最靈敏的儀器,是我們國家自主建造成功的,世界上僅此一臺,比西方國家的還精確一個量級,而你所謂的暗能量就是它探測出來的,所以一會兒你得好好給我們解釋一下這個暗能量。”
孫守信對劉沐陽那個方程式還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應該說八成以上不理解,但他感覺這是對的,這也是大家邀請劉沐陽來基地的目的之一。
不過就在劉沐陽接近這臺儀器時,突然他覺得有股能量涌入自己的腦中,這種感覺就像是夏天在太陽穴上抹了一點清涼油。
“怎么回事?”
劉沐陽稍稍一頓,不過這感覺稍瞬即逝,片刻就無影無蹤,他也沒在意,把注意力放在了這臺儀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