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擇木是個樂意寫寫字,吟詩作畫的人物,而且在禮部也接觸不著太多跟人打交道的事,李倓這么一看,這要是涉及到的事吏部或是戶部,兵部這樣的衙門,自己辦起事來恐怕就不會這么簡單了。
“這件事,本王就多些尚書了,時間緊迫,本王就在這興慶宮中坐鎮,你先去辦太上皇的殯葬之事,這其中要是遇到了麻煩,隨時派人到興慶宮的大殿里通知本王,還有,元載得知這件事,恐怕就是剛才你身后的那幾個侍郎之一跟他說的,這件事是你們禮部自己的事,本王希望你這個禮部尚書能將其查清,本王等著你的回報。”
就那么幾眼的功夫,甚至一句話都沒說,李倓就能看出來那么多,這實在是讓韓擇木有點佩服了,本來治喪這件事皇帝和太子都不露面是讓他感覺有點壓力的,不過現在,看見李倓面無表情的往自己面前那么一坐,這些壓力不知道為啥,直接就全部都沒了。
“臣,懂了!”
扔下這三個字之后,韓擇木快步走出了興慶宮的大殿,開始了他這兩天幾乎都不能合眼的忙碌。
現在的大唐,絕對是一個十分特殊的時期,既然李豫和李倓都已經得勝歸來了,而且大量忠于大唐的兵馬就駐扎在長安城外,所以李亨的病情也就沒有再隱瞞,太極宮里面大大方方的傳出消息,皇帝病重,太子在病榻前照顧著呢,朝堂上的大事暫時由幾個宰相商量決定,太上皇的治喪之事交給建寧王,百官只要配合好久完事了。
皇族的事,那是很少會這么透明的,特別是涉及到了皇帝要死了,大多數時候是皇子們都不會知道的太過細致。
但是這一次,不單單把李亨的病重直接公布了出來,而且不管是李豫還是李倓,他們正在做的事也一點都不怕讓天下人知道,這玩的到底是個什么套路,就算是朝堂上的人很多也是猜不出來的。
縱然這樣,眾人的目光還是被李隆基的喪事給吸引過去了,畢竟李隆基在大唐不少老一輩的官吏和百姓心里面的地位實在是太重要了。
就算是給大唐帶來了安史之亂這樣的大災難,當他跑向馬嵬驛的時候,還是有不少百姓自發的給缺少糧食的他送去糧食,這樣的細節足以說明李隆基在大唐百姓心目中的地位。
李隆基出殯,按照李倓的要求,雖然時間在可能的情況下都已經選在了長安城里面人少的時候了,但是百姓們的熱情還是出乎了李倓的預料。
說是人山人海那的確是稍微有點夸張了,不過卻也差的不是很多,不少百姓都是只要讓他遠遠的看一眼,就已經滿足了。
看著百姓們的表情,李倓忽然之間意識到,這可能就是盛世給百姓們帶來的情感,人生在世,最大的幸福不就是生活在一個盛世之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