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紀見蔣冕憂心忡忡,不免生出輕視之意。
“蔣閣老,唯有此時,才需要我等挺身而出,振奮人心士氣,萬不可輕易認輸,一旦這口氣泄了,就什么都不剩了。”
毛紀又笑道:“蔣閣老,你大可以放心,那幾個被天子盯上的人,咱們心里有數。他們年紀大了,久輸戰陣,對科場文章,也不甚熟悉。咱們只要公事公辦,就能把他們擋在官場之外。哪怕天子加恩,放他們入仕,也無足輕重。如今楊閣老意興闌珊,咱們可要把大局扛起來!”
一句話,透露了毛紀的心思。
老的狼王不行了,有的投靠其他狼群,有的則是想取而代之!
此刻的蔣冕也不知道說什么好。
楊廷和尚且如此,且看你又能跳到幾時吧!
……
九天連續的考試,終于結束了。
所有考生拖著疲憊的身軀,從號房出來。
縱然王岳把什么都料到了,照顧充分,可光是考試本身,就已經夠消耗精力的,不客氣說,他們已經把半生,甚至一生的心血,都榨干了。
唐寅一步一步,從貢院走出來,他意味深長,回看著貢院。
牌坊東邊,是明經取士,西邊則是為國求賢。
這八個字,還真是讓人感慨萬千啊!
當年他還是風度翩翩的大才子,頂著解元之名,參加會試,志在必得。
他可是應天的解元啊!
應天府大約就是除去浙江的“包郵區”,自古以來,就人才薈萃,龍蛇齊聚,實力非凡,論起科舉的底蘊,在大明穩居前三。
另外兩處是浙江和江西。
能在應天拿到解元,基本上就鎖定了一個翰林的名額。當然,前提是要長得好看。
就拿同為四大才子的祝允明來說,他就吃虧在長得丑上,更要命的是他還是個六指兒。這樣的人,如何能代表朝廷,威加海內啊!
所以祝允明才會放棄了繼續走科舉的路子,而是謀了個小小的縣令。
唐寅就不一樣了,他風度翩翩,即便到了暮年,也一點不丑,可以想象當年的場景。
一個滿懷壯志的年輕人,一心想要入仕報國。
結果等到的卻是個稀里糊涂的科舉弊案,然后是幾十年的沉淪,讓人絕望,無奈,唐寅甚至想到了死亡。
而就在他已經任命的時候,機會突然來了。
“這次我會取中的!徐經,你在天上一定看著呢吧?程敏政老大人,你的冤屈世人都知道了。還有粱相公!你是我的鄉試恩師。為了我這個不爭氣的弟子,您老拿命去爭,現在您走了,弟子只有那科考成績,報答您老!”
“有這么多人都在看著,這不是我一個人的考試!我是為了無數人在考試!上天保佑,一定要取中啊!”
唐寅踟躕之時,文征明從里面也走了出來。他看到了唐寅的神色,默默走了上來,低聲安慰道:“伯虎兄,這次和以前都不同,我們都能考中!”
唐寅啞然,自己的這位老朋友,還是太天真了,所謂閻王好見,小鬼難纏。
那些人會心甘情愿,放自己入仕,把昔年的舊案翻過來嗎?
雖然他對自己的實力信心滿滿,但是結果沒出來,誰也無法斷言。
不過唐寅知道一點,假如依舊是那幫人得勢,這個大明朝,剛剛出現的一點新氣象,也會煙消云散,再也沒有任何指望了。
“陛下,朝中的忠良,不要讓我們這些人再失望了!”
唐寅和文征明,邁著沉重的步伐,返回了外城的住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