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河想了想,繼續說道:“燈具的起源,考古學家都說不清楚,到底是什么時候開始的。但春秋戰國時期,銅做的燈具已經很完善。
到了漢代,銅燈更是達到了藝術級別,這個時候的銅燈,是最有收藏價值的。”
眼前的這個燈具,通體采用銅鑄,作鴻雁回首佇立狀。大雁額頂有涂了紅彩的冠,眼睛圓瞪,脖頸修長,體態豐滿。大雁的嘴大張著,銜住一條魚。短胖的魚身剛好做成燈罩,體現了古人設計的巧思。
它的尾巴很短,呈上翹狀,雙足并立,掌有蹼。在它身子的兩側,工匠們還細心地鑄出了羽翼,并繪制出細膩的翎毛,使得整座銅燈更為生動形象。
更有意思的是,它的設計,似乎還融入了環保、健康的觀念,這在古代非常難得。
如果把它解剖,就會發現,它由雁首頸、雁體、燈盤、燈罩四部分套合而成。雁頸和雁身以子母口相接。魚身及雁體均為中空,而且是相通的。
楚河可以斷定,這是一個燒燈油的燈具。
既然是燒燈油,就一定會產生黑煙,不但會產生異味,時間長了還會熏黑房屋以及屋中的物品。
為了解決黑煙的問題,設計師很聰明,作出了這樣的燈具結構。
在點燈之前,人們先在大雁的腹中灌上水,點燈后,燈油燃燒產生的煙塵通過魚和雁頸,就能到達雁腹的水中,不再污染空氣了。
更加精妙的是,它的燈盞承接在突起于大雁后背正中的圓形座基上,下有可以轉動的燈盤,通過撥動燈罩上的柄,可以任意調節光照的亮度、寬度和角度。如果想要大放光明,就把兩片燈罩撥到重合。
不管怎么看,這都是一件非常不錯的漢代青銅燈具,價值很高。
楚河對他說道:“你要是信得過我,這件燈具,我可以三十萬入手。”
聽到楚河的開價,幾個女人都心里點贊,不像某些人,看到寶物,只怕一個勁壓價吧!
陳富裕猶猶豫豫片刻,忍不住說道:“這件東西我們不單賣,能不能把我們挖出的都收了?”
“很多?”段穎追問。
她們覺得,這是一個發財的機會呀!稍微賺一點,都不是小數目呀!
“兩大箱子。”
然而,楚河的回答出乎她們的意料。
“其他的,我不感興趣,也不想碰,很麻煩。你們要是賣,我就收這么一件。”
聽到楚河這很堅決的話,陳富裕沒怎么猶豫,很失望地轉身就走。
段穎覺得奇怪,一定要全部打包賣嗎?不能一件一件地銷售?要知道,那么多,要是被查到,是很麻煩的。而且,一般人也拿不出這么多錢打包入手呀!
“可惜!”周雨桐都遺憾道。
楚河卻笑道:“沒什么好可惜的,那家伙不是個好人。”
啊?
幾個女人吃驚地望著楚河,剛才的陳富裕,怎么看都不像是壞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