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可是小王莊,村里大多都是一個祖宗,拜同一個祠堂,村子人也可以看成是同一個大家族了。
鄰里關系都挺不錯的,待人也沒那么生分,畢竟村里人要是攀關系的話,大多都是親戚。
就拿石凡來說,他的曾祖就是娶了小王莊上的曾祖母才搬到這里住的。
石凡的奶奶也是小王莊的人,可惜在那個動蕩的年代,奶奶家里大多人都去世了。
石凡的爺爺和奶奶相依為命,把他爸爸拉扯大。
可惜石凡的小姑,很小染病去世了,不然現在也不會只剩下他和姐姐相依為命。
說到底石凡家也是村子里的一部分,不然爺爺去世之后,村里人怎么還依然,對他家那么關照。
晚上大伙都來村長家吃飯,村長肯定忙不過來。
這家有肉的就回家拿點肉,那家菜園子有新鮮蔬菜的,就回去摘點蔬菜回來。
剩下幾人就留下來幫村長洗洗菜,打打下手,也算是出了一份力。
石凡也幫著大伙忙前忙后,眼睛突然有些濕潤了,在他看來村子里的眾人都是他最親的親人。
他雖然從小失去了爺爺和父親,后來母親改嫁,奶奶去世,這對于石凡來說的確有些殘酷。
可他的鄰里鄉親,同學朋友,從小到大都沒虧待過他,對他更多的也是關心和照顧,他真的已經很幸運了。
又在村長家坐了一會,奧多聞訊趕了過來,非要拉著石凡去看看,還在建設的科技園區。
沒辦法只好和村長他們打個招呼,晚上在過來吃飯。
他們的科技園區在小山鎮的西面,兩公里處,縣里特批了方圓近五平方公里的土地。
里面囊括了兩個村子,還好村子里大多村民早就搬了出去。
剩下幾十戶村民,給他們在鎮上蓋個小區,又賠償些拆遷款,也都搬了出去。
那邊已經很靠近縣里的另一個鎮,叫紅星鎮,這個鎮子石凡也從沒去過。
聽說是個不算很大的鎮子,當然和小山鎮是沒法比的。
小山鎮可是縣里數一數二的重鎮了。
鎮里有個全國十大名村之一,是全國農村改革發源地,也為之后的全國改革拉開了序幕。
每屆國家的最高領導人都會去那視察,小山鎮的地位可見一斑。
現在石凡他們更是在這建了個科技園區,以后小山鎮一定會越來越好的。
鎮子到工地的路,有一段是柏油路,這條路是通往小山鎮的另一個鄉。
這個鄉叫燃火鄉,燃火鄉也很大,鄉里車站、醫院、學校樣樣不缺,常駐人口也有一萬多人。
車子在這條柏油路上行駛2公里,向左拐進去,在走一公里就到了。
這一段都是簡易的石子土路,車道很寬,來來往往都是些施工隊的車。
車子開到工地旁的一片空地上,石凡下車一看,真是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
放眼望去上百臺挖掘機、推土機和一些其他工程車輛。
工地上還有上千人的施工隊伍,在忙著工作,這一幕真是把他震驚到了。
車子的另一邊已經有十幾個人在等著了,見石凡下車趕忙上前問好。
紛紛自我介紹,領頭的是華建設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總經理易文明,總工程師張勉,和其他一些項目經理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