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凡側頭看著還在驚訝中的三人開口道:“馬爺!要不麻煩你,再給我們介紹介紹?”
馬爺很快反應過來,緩了緩也不說話,伸手小心的把箱子中的小碗拿了出來,上下仔細的觀察著。
看了好一會,這才開口道:“這是件傳世的珍寶,宋汝窯天青釉碗。”
頓了頓,怕石凡不清楚汝窯的具體情況,便又介紹道:“汝窯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因窯址位于宋時天南汝州境內而得名。”
“汝瓷位居宋代“汝、官、哥、鈞、定”五大名窯之首,在華國陶瓷史上素有“汝窯為魁”之稱。”
“它始于唐朝,盛于北宋,衰于南宋。”
“汝瓷以釉取勝,表面隱現出一種柔和含蓄的光澤,它既不同鈞瓷的乳光,也不同哥窯的脂光,而是一種類似古玉般內蘊的光澤。”
“宋朝時的汝窯主要供宮中御用,宮中撿剩下的,才允許賣出,所以顯得極為珍貴。”
“到了清朝更是宮中御用,民間已經少有流傳了。”
“流傳至今的真品已不足百件,已知的僅67件半,其中的半件還是修復后的汝瓷。”
“國內目前一共有50件完整的和半件修復后的汝瓷,其余17件則流落到了國外。”
“當然全世界不會只有這67件,肯定還會有一些未知的汝窯,在其他一些私人收藏家手中。”
“就算是這樣,我想全世界也不會超過一百件的真品,可想而知汝瓷的珍貴程度。”
石凡幾人聽著馬爺的介紹,又是一陣目瞪口呆。
他也沒想到,二爺爺給自己留下的物件,一件比一件珍貴,這件宋汝窯天青釉碗,可是完全不遜于之前的那兩個。
這里還只是打開的三個木箱,抬眼看了看四周,還有一百多個大大小小的木箱子沒有打開。
這里還得有多少件稀世珍寶,當然也不可能全都是像這三件的品相,哪怕只有十分之一就已經很可怕了。
當然和國家博物館沒法比,但也絕對是國內少有的私人收藏了。
馬爺把玩著手中的天青釉碗,翻到背面發現碗底還有留字。
上面是首詩,署有乾隆丁酉仲春御題,并鈐有“古香”、“太樸”二印。
馬爺仔細的看完之后更是激動,小心的把碗口朝下,放在了薄毛毯上,對著楊老兩人叫道:“過來看看,這是還有乾隆御題詩。”
馬爺話音剛落,二老就把頭湊了過來,可惜上面的字太小,只好把隨身攜帶的放大鏡拿了出來,湊到眼前仔細的觀摩了起來。
過了好一會,兩人嘖嘖有聲道:“沒錯!這就是乾隆的御題詩。”
說完轉身羨慕的看著石凡:“小友好運道啊!這么珍貴的宋汝窯天青釉碗,居然還有乾隆的御題詩,這件寶貝不管放在哪里都是件鎮館之寶啊!”
說完不理會石凡的反應,側頭繼續研究起了眼前的天青釉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