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對戰死之人的賞賜由劉都尉親自頒下外,其余的你與大義教官一塊分發給將士。”
“是,都護。”張興權又答應道。
“還有一事。”李珙笑道:“吾命你假下府果毅,以果毅之名統領五千兵馬。”
“吾本想任命你為果毅,無需暫代。只是又一想你因在伊麗河谷谷口的表現升為果毅必定有人不服,所以暫且暫代。只要你在守城戰中立下功勞,立刻去掉‘假’字。”
“多謝都護,多謝劉都尉。”張興權又驚又喜地對二人行禮道。因劉琦只是個都尉,他本以為在整個嗢鹿州城之戰過程中他都只能以別將的身份代替劉琦掌管軍隊。卻不想現下就給了他正式名分。
他對李珙十分感激,但更感激劉琦。若不是劉琦主動提出,李珙萬萬不會下這種命令的。
“今后你就名正言順,也不必擔心其他別將不聽從你的命令了。”劉琦同他笑道。
他也想開了。正如之前說過的,嗢鹿州之戰若敗,他再也碰不得兵權;嗢鹿州之戰若勝,他威望如日中天,必定成為整個安西僅次于李珙的人,指揮的軍隊不會僅僅局限于五千本部人馬。
既然如此,他沒必要再死死攥著這五千人,提前交給張興權,不僅會得到他的感激,還能讓本部人馬指揮更加順暢,一舉兩得。
“屬下定當謹慎指揮軍隊,聽從命令,定不辜負都護與都尉的期望。”張興權又十分鄭重地說道。
“好了,你退下吧。孟飛軍,你也退下吧。”又說了幾句話,李珙吩咐道。
“是。”二人同時答應一聲,轉身離開公房。
“你覺得張興權能指揮好五千士卒么?”但他們離開后,李珙卻又這樣詢問劉琦。
他贊同劉琦從下屬中提拔一人假果毅之職,名正言順地代替指揮軍隊;但他不滿意張興權這個人選。李珙一直覺得張興權打仗比較呆,不會靈活指揮,不適合作為數千將士的主將。
“除了他,還能選誰?孟飛軍么?”劉琦笑道:“屬下的下屬別將,也只有張興權適合做主將,旁人還不如他。”
“而且都護,屬下覺得張興權雖然不夠變通,但之后與大食人交戰也不需變通,只要執行上官的命令。所以他正合適。”
“但愿吧。但愿他不辜負你的期望。”李珙道。
“都護,此時也處置完畢,眾位將領聽聞孟飛軍的賞賜,必定能明白都護的意思,之后除非十分緊急的情形,也不敢再擅自違背軍令。”
“下官想現下就去向戰死士卒的家眷送撫恤,還請都護準許。”劉琦道。
“這也是要緊之事,你去吧。”
“是。”劉琦答應一聲,轉身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