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據屬下所知,軍中不愿再打的將士是少數,多數人都想打進大食人老家,也殺回去。若殿下不信屬下的話,可以派侍衛或旁人暗中調查。
至于那些不愿再打的人,可以將他們從軍中調出來單獨成軍,留在烏滸河北岸駐守,一來防范大食軍偷襲,二來若進入呼羅珊的軍隊打了敗仗,也可接應。”
“莫元說吐蕃國或許會覬覦安西土地人口。我仔細想了想,他說的有道理,繼續有將士戰死,確實會影響防范吐蕃人進攻。”
“殿下,可以采用驅虎吞狼之計。”
“驅虎吞狼之計?作何解?”
“殿下,從喔鹿州一路向西來到康居城,殿下覺得石國、拔汗那國、康國的土地如何?”劉琦卻忽然說起別的。
“土地自然是好。”李珙雖然是皇子出身,可對農業還有基本的了解。“整個安西、昭武九姓國,土地最好的是喔鹿州,雨水在安西也是出乎預料的多,適宜耕種。
而排在第二的,就是石國東南與拔汗那的土地。”
“既然如此,殿下是否想要將這幾國的土地變成安西屬國的土地?”劉琦用誘惑的語氣說道。
“你的意思是?”
“殿下,過去之所以不將昭武九姓國納入安西大都護府,而是承認為屬國,是因為朝廷在長安,距離安西十分遙遠,難以在昭武九姓國形成穩固統治,所以如此;可此時殿下自立為國主,所轄之土與昭武九姓國不說近在咫尺,也相距不遠。可以統治這幾國之土了。
尤其此時安西軍將大食人從昭武九姓國驅逐出去,正是兵鋒最勝、昭武九姓國最無法抵抗之時,正好行此事!”
“你的意思是,征召昭武九姓國的兵馬隨同安西軍攻打呼羅珊,讓昭武九姓與大食國兩敗俱傷?這樣一來,不僅能夠避免我軍死傷,還能降低統治昭武九姓國的難度。”李珙被劉琦說的口干舌燥,勉強平復心情,思索后說道。
“殿下說的大體不錯,只是并非是征召昭武九姓國兵馬隨同安西軍攻打呼羅珊,而是以昭武九姓**隊為主,安西軍壓陣,出兵進攻。”劉琦笑著說道。
“他們能答應?”
“為何不答應?此時正是大食國近百年來最弱之時,昭武九姓國被大食人欺壓了幾十年心中也有怨氣,豈有不想痛打落水狗的心思?只是擔心仍然打不過落水狗罷了。可有安西軍壓陣,他們就可放開顧慮,出兵呼羅珊。
殿下還可許諾,安西軍進入呼羅珊只為報仇,搶來的一切東西都交給昭武九姓國將士。他們聽了這番話,必定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