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力量正關注著云商,而此時的他渾然不知,沉寂在直播間里,在陳閆冰的幫助下外骨骼所需的材料統一擺放在積有濃厚灰塵的地上。
“各位,我想外骨骼裝甲不管是在現實還是在影視劇中都有會有些了解,而這一次我所要研制的正是半覆蓋式外骨骼裝甲。因為材料的限制,原本搭載武器的想法被取消,而轉為半民用式,但依舊能夠成為現代戰爭中的戰爭機器。”
云商一邊說著一邊在筆記本上打開了“3DsMAX”,導入外骨骼裝甲文件,有序的進行裝甲的拼接設計,以及材質渲染。
十來分鐘的時間,外骨骼裝甲模型建立完成,云商將筆記本屏幕對準直播間,嘴中介紹著畫面里懸浮著的3D模型。
“這個便是最終成型的外骨骼裝甲,整體由鋼鐵框架構成,可以提供額外能量來供人體四肢運動,使用場景可以是在搬運、救援、戰爭,也可以做為義肢來填補人體缺陷。
而一個合格的外骨骼裝甲除了能夠增強人體能力的這一基本功能外,還要具有良好的防護性、對復雜環境的適應性以及輔助火力、通信、偵查支持等軍用功能,滿足這些條件才能被稱為是外骨骼。當然了是軍用外骨骼。”
云商再次補充,“外骨骼,可以看成是一種以人體為主要支撐結構、但是以外骨骼自身為主要承重結構的、可以為人體提供能力提升或保護的裝備。”
幸福健康的滅蚊燈:“可是據我了解,現代科技所制作的外骨骼條件并不完善,甚至會對使用者造成傷害。”
新小藝:“你在博士面前討論‘現代科技’?你怕不是秀逗了。”
云商不以為然,對方所提出的質疑完全合理。
“之所以會出現因外骨骼導致人體受傷更大的原因是控制器或控制傳感器的問題,我想這并不是現在所需要擔心的,我所搭載的傳感器將會時實接收處理使用者的信息傳達,最大實現零延遲。”云商解釋道。
“好了,話不多說,在制作外骨骼之前我需要搭建一套處理系統,如果你們有什么想問的可以發送彈幕。”說著,云商在“PyCharm”建立新的文件,專心致志地敲打起了代碼,過程中偶爾瞟一眼彈幕,隨緣回答問題。
百變天魔:“主播主播,我挺好奇,鋼鐵俠也是外骨骼裝甲吧?那你做出來的外骨骼,會不會也有鋼鐵俠那么牛逼?”
“我暫時可還沒達到那種技術水平,畢竟那是電影虛構的。更準確的說,鋼鐵俠其實是‘全覆蓋式外骨骼裝甲’而想復制出一套鋼鐵俠出來,不但要解決能源供應的問題,還要擁有強大的智能管家。”云商頓了頓。
“也就是‘反應堆’和超級程序‘賈維斯’。”
談到“鋼鐵俠”這其中就能延伸出許多的高科技,也可以把“鋼鐵俠”認為是眾多科技的一個組成。
不管是從初代的“MK1”還是“馬克85”這其中就涉及到了鈀弧反應堆、狀態系統、飛行系統、電弧脈沖炮、集束炮、增強型復合裝甲、未知金屬、玻璃纖維等等一系列的科技。
從里面拿出任何一項科技出來,都會是現代科技領域的一項重大突破。
云商也很難想象,世界上會不會真出現這樣一臺裝甲,就單是人工智能“賈維斯”,那都是目前仍停留在“偽人工智時代”所遠難達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