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艘不加油的潛艇鸚鵡螺號SSN-571,同樣出自通用動力旗下的通用電船公司。
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也出自通用動力旗下的巴斯鋼鐵造船廠。
俄亥俄級戰略潛艇,總共建造了十八艘,全部是通用電船公司建造的。
當然最驚人的還是號稱世界最強的朱姆沃爾特級隱身驅逐艦,也是通用動力設計建造的。
甚至通用動力還設計制造過排名世界前三的M1系列主戰坦克,真可謂是海陸空通吃了。
北船集團雖然整體銷售收入還是比較可觀的,但是在軍船這方面,收入就非常少了,基本上還是靠民船。
所以要將北船集團,打造成為一個防務巨頭,還是非常不容易的,一是海軍現在的訂單可不多,二是出口艦艇也不是很樂觀,在國際市場上,軍艦的銷售基本上都是鷹國,熊國和歐洲三足鼎立,中國還沒有什么存在感。
李林佑,李明和朱勁東三人,來到舞船一號切割車間,無論是千噸級的潛艇還是十萬噸級的航母,都是從一板一板的鋼板切割開始的。
鋼板切割出來以后,將三塊豎立和水平鋼板組合在一起,這在船舶建造中叫做小組立,它是一艘船舶開工時要做的一個工作,也是一種儀式,它代表著一艘船舶開始建造了。
這是因為現代化的造船,將船體劃分為若干個分段,進行模塊化的生產和建造,每一個模塊或者分段,有三個裝配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小組立,第二個階段是中組立,第三個階段叫做大組立,小組立是最簡單的,將不同類型的零件按照設計要求裝配在一起,壓力架及平臺自動焊拼板、普通零部件裝配以及彎曲面板裝配。
中、大組立裝配工藝就比較復雜了,比如平面分段流水線拼板、曲型分段胎架拼板、構件安裝、外板散裝以及分段內補板、肘板、加強筋等小零件安裝。
在大組立裝配完成后,一個船舶的分段就完成了,最后將若干個分段,用大型平板車,拉到船臺或者是船塢,用吊裝的方式,拼接起來,就把一艘船舶的拼出來了,這有點像是搭積木一樣。
見過了智能造船,在小組立階段就大量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的朱勁東,現在來到舞船一號切割車間,看到工人們操作數控火焰切割機,切割鋼板時,不由得心中感慨,什么時候,中國造船工業才能大規模的應用自動化的機器人生產呢?
在切割和小組立這些比較簡單的階段,是最容易實現自動化生產的,國外先進的造船廠早就實現了,但是在國內,特別是工藝裝備還比較落后的造船廠,還是靠人工。
這也就是為什么棒國和腳盆國造船廠的工人,勞動生產率比中國造船廠高了數倍甚至十倍的原因所在,先進的生產工藝和裝備,也是制造高端船型所必須要有的。
車間里面的工人,看到領導來了,都紛紛的看向朱勁東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