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的是,當時朱勁東也參與了這艘東遠零一號的設計工作,雖然他不是總師也不是副總師,但是對這種大型小水面線穿浪雙體船的設計卻是掌握得非常透徹的。
隨著穿浪雙體船技術的不斷發展,后來還發展出了五千噸以上的大型穿浪雙體船,這就是朱勁東重生前,已經開建的深海裝備綜合試驗船,它也是海狼艦船設計研究所設計的,是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小水線面雙體綜合試驗船。
這艘試驗船采用直流組網電力推進、定量聲學設計等先進技術和理念,能在兩極除外的無限航區海域航行,承擔深遠海海域聲學測試、深海空間站海上試驗保障任務,同時兼顧水聲裝備、電子信息組網等海上試驗功能。
其實朱勁東也完全能夠理解,湯藝總師,為什么不敢將22型導彈艇設計得更大,那是因為現在她完全沒有把握,畢竟現在海狼艦船設計研究所也只是剛剛掌握二百噸級的穿浪雙體船設計技術!
但是對朱勁東來說,設計五百噸級的穿浪雙體船,這就是小意思了,一千噸級的都沒有問題,甚至六千噸級的穿浪雙體船,他也知道很多。
不過現在對22型導彈艇來說,有五六百噸的滿載排水量就足夠了,如果太大了它就不是導彈艇了,而是變成了類似于濱海戰斗艦這樣的戰艦了。
因為艦和艇的劃分,在國內來說,一般就是以五百噸為界限,五百噸以下是艇,五百噸以上就是艦了。
當然潛艇不在此列,它是一種特殊的軍用艦艇。早期的潛艇個頭和噸位都非常的小,而且國外有些把千噸以下的船也叫做艇。
一戰時期漢斯家著名的U型潛艇,排水量就只有三百多噸,而到了IXD級水下排水量就接近兩千噸了人,但它仍然是叫艇。
海軍領導看向朱勁東他們三人問道:“鐘主任,你們海狼艦船設計研究所怎么說,穿浪雙體船技術方面有沒有問題?”
鐘小偉連忙道:“領導,我們肯定是沒有問題的,我們已經掌握了穿浪雙體船的設計!”
朱勁東知道是時候了,他接著鐘小偉的話就道:“我們不但能夠設計二百噸級的穿浪雙體船,還有能力設計五百噸級的穿浪雙體船。”
海軍領導也不由得驚訝道:“這位小同志,你是什么意思?”
不止海軍領導們驚訝,大家都看向了朱勁東,特別是湯藝,她更是感到很意外,因為海狼艦船設計所,根本沒有掌握五百噸級的穿浪雙體船設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