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對朱勁東來說那就是小意思了。
二二型導彈艇在海軍裝備體系中,也不是最重要的裝備,所以朱勁東想著還是要加快速度,早點完成這個任務,同時也能讓二二型導彈艇早日建成下水服役,這樣它的作用才能更好的發揮出來,畢竟現在海軍是最需要它的,時間不能拖得太長了。
鐘小偉道:“那咱們在設計時應該采用哪種型線設計方法呢?現在我們已經有二百噸級的穿浪雙體船船型,如果在這個基礎上放大,采用改造母型法應該是最快的了!”
改造母型法,就是以與設計船比較接近的現有的優良船型的船體線型為母型,通過某種型線變形方法,由母型船的型線得到設計船型的型線。這也是目前船舶型線設計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這有點類似于空軍的戰斗機設計,比如說殲七戰斗機的基礎上,就發展出了很多種不同的改進型,比如說殲七E戰斗機,它就是在殲七基本型的基礎上設計出來的,在氣動布局的設計上,采用了雙三角翼的設計,而基本型是純正的大后掠三角翼,這樣既有原來的大后掠三角翼的高空高速性能好的特點,又在低空低速性能方面有所兼顧。
還有一個例子就是殲八戰斗機,它就是在殲七戰斗機的基礎上放大而來的,整體氣動布局相似,只是體積和重量更大了,變成了雙發。
其實船型設計也是這個道理。
在沒有母型資料時,就只能采用自行設計法了,這就有點類似于戰斗機設計師,在新型戰斗機設計時,沒有多少參考資料的情況下,就要采用自行設計的氣動布局,與艦船類似,新型戰斗機設計出一種氣動布局后,就要進行風洞試驗,不斷優化才能得到比較滿意的設計。
而船型設計也是如此,采用自行設計法時,也要經過詳盡的性能計算和船模試驗,才可以得到比較滿意的船型。
現在還多了一種CFD計算流體力學方法,這種方法在飛機設計上應用得比較早,通過CFD方法就可以大量的減少風洞試驗和各種試驗,縮短飛機設計研制周期。
CFD方法,是計算機輔助空氣動力設計的核心,在飛機設計中的作用越來越大。早在七十年代,鷹國NASA驗證戰斗機高機動技術的HIMIT驗證機,在設計中就采用了CFD方法進行多種方案的比較,收到良好的效果,通過計算還發現了方案中的一些問題。
洛馬公司在設計F22戰斗機時,氣動載荷計算中就應用了CFD方法,加快了設計進度。
對于船舶來說也是如此,應用CFD方法就可以大大的縮短設計和船模試驗的周期,減少很多不必要的工作,少走彎路。